北師大版《日歷》《螞蟻》教學(xué)設(shè)計和同步練習(xí)
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幾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歷。我總是把這最后幾頁保存下來。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凈光。你一定會笑我,并問我這樣就能保存住日子嗎?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成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成永存的詩篇或畫卷。 (1)根據(jù)文中的注音寫出正確的漢字。 dié( ) xiānɡqiàn ( )( ) (2)“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表述。 (3)作者“喜歡用日歷”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以“日歷”為題,后半部分為什么著重寫“記憶”?請根據(jù)文章簡要分析。 (5)根據(jù)具體語言環(huán)境,說說文章第⑵段中用“笑嘻嘻地等著”形容新的一天的到來有什么好處? (6)文章第⑹段詳細(xì)記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 (7)請你從取材和語言兩方面,對本文做簡要賞析。 【試題答案】 1. 竭 xiè pánshān 戳 2. 大陸:體現(xiàn)螞蟻的渺小和無助。重大:說明螞蟻慎重的姿態(tài)。 3. 闡明自己喜歡“月歷”的理由即可。 4. ①③ ②⑥ ④⑧ ⑤⑦ 5. (1)疊 鑲嵌 (2)人可能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選擇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 (3)日歷讓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日歷讓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時間;日歷讓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義。 (4)作者認(rèn)為我們的日歷大多頁碼是黯淡無光的,但是記憶卻能使我們從黯淡無光的生活中擺脫出來,因為記憶排斥平庸,使人變得獨特。作者認(rèn)為一個人的記憶是留在日歷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還要用行為去創(chuàng)造記憶,認(rèn)真地書寫每一天的日歷,使自己的人生(日歷)豐富、充實。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著重談記憶。(5)擬人化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日歷給人的希望,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6)是我生命中刻骨銘心的一天;我由此懂得了日歷的意義;懂得了生活中需要努力。 (7)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們生活中“用日歷”這樣熟悉的小事,卻從中揭示出生命的意義,這種“以小見大”的寫法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語言方面:①寓豐富的感情于平實的語言中。本文的語言是平實的,卻蘊(yùn)含著作者對日歷、對生命的真摯感情,讀來令人感到親切而有意味。②運(yùn)用了比喻、擬人、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