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社會管理秩序
教育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識記:《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維護社會管理秩序的規定;
理解:列舉實例,表明社會管理活動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應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運用:匯集自己的所見所聞,識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現象,并認識其危害;養成自覺維護社會管理秩序的習慣;
(二)能力目標
在了解有關社會管理秩序的法律規定的同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即區分哪些行為是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以及妨害社會管理秩序應受到怎樣的制裁;
(三)思想覺悟目標
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同學們知道維護社會管理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具體表現,能自覺地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管理秩序,并同各種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作斗爭;
教學重點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有關維護管理秩序的規定;
教學難點
社會管理活動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教學方法
講授法、閱讀法、討論法等
教學輔助助手段
powerpoint教學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個人的生活離不開社會,社會公共生活又離不開共同的準則。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社會公共秩序的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保障都離不開法律。我們也知道我國有關治安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規——《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那么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管理活動能不能離開法律呢?請同學們看漫畫(放出第一張幻燈片《“打”電話》)
(二)導入新課
為什么會出現漫畫上的現象呢?
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社會生活中的管理活動重要嗎?
社會管理活動要不要有一定的秩序呢?
(先讓學生說,然后教師再總結)設疑:
什么叫社會管理秩序呢?
你在社會生活中遇到過這種現象嗎?
面對這種現象我們該怎樣對待的呢?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在維護社會管理秩序方面又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通過反問,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框《維護社會管理秩序》
(三)講授新課
(板書課題:維護社會管理秩序)
一、講授社會管理秩序需要法律來維護
(板書:社會管理秩序需要法律來維護)
1、從“管理”詞語入手,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管理活動的現象;
(教師注意引導和設疑,然后抓住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實例來剖析)
2、班級管理活動的現象中,讓學生明白:(用第二張幻燈片顯示)
(1)、管理活動中要有一定的規范;
(2)、管理活動中都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兩個方面;
(3)、通過管理能夠保持良好的秩序,從而使學習、生活能夠正常地進行;
3、社會生活中的管理活動及秩序
(教師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進行合理的過渡,引出社會生活中的管理活動及秩序)
對公用設施的管理:路燈、自來水管道、煤氣管道、公用電話等
對文物的管理:博物館的展品、李府、包公墓、明教寺等
對毒品的管理:吸毒、注射毒品等
工商行政管理:市場秩序等
4、社會生活中的管理活動及秩序中,讓學生明白:(用第三張幻燈片顯示)
社會管理活動中的管理者是國家機關;
社會管理秩序是專指國家機關對社會的管理活動及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