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范經濟行為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難點:
我國規范經濟活動的幾個重要法律法規的名稱及其規定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兩個案例(見擴展資料):
1、千畝瓜地為何無收
2、誠信賣鞋
提問:這兩個案例說明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
學生可以思考或者與前后座的同學討論交流(給2、3分鐘)
教師歸納:
第一個案例說明北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支農經營部和北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支農經營部賣價西瓜種子的行為是違法的,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兩瓜農應該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二個案例說明:沈陽商業城鞋帽公司皮鞋二商場依法經商贏得了人們的信任與稱贊。
任何人做從事經濟活動都要遵守法律,只有如此,買賣才能生財,贏得人們的信任與稱贊,你的行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引出新課)因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二框的內容:
新課:
二、法律規范經濟行為
提問:案例1中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支農經營部和北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支農經營部賣價西瓜種子的行為是違法的,兩瓜農應該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么,他們違反了什么法律?兩瓜農又應依據什么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由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中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支農經營部和北海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支農經營部違反了經濟合同法、產品質量法、還有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兩瓜農應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經濟活動中,人們不僅要遵守經濟合同法、產品質量法、還有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要遵守其他的許許多多的具體法律,但是,這幾部法律是最為重要的。
(投影或powerpoint)
提問:案例2中的"沈陽商業城鞋帽公司皮鞋二商場依法經商贏得了人們的信任與稱贊"。說明了什么?(由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說明在經濟活動中,人們只有自覺遵守經濟合同法、產品質量法、還有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誠信經商,才能取得人們的信任。
提問:經濟活動中除了要堅持誠信經商的原則外,還要堅持什么原則?根據你的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歸納:從事經濟活動,要依據的原則有: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
(投影或powerpoint)
活動:應該如何理解法律規定我國經濟活動的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等各種規則?(要求:依據 案例1、案例2或自己的耳聞目睹;前后座同學分組討論。)
教師點評,并依據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
提問:(依據 案例1、案例2)參加經濟活動的人們可以分為哪幾種?請在案例1、案例2種具體說明。
教師歸納:(略)
提問:請依據 案例1、案例2或自己的經驗說明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不遵守法律行不行?為什么?應該分別如何自覺依法參與經濟活動呢?
教師歸納:(略)
4、法律規定經濟活動的所有參與者必須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國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詳見教材)
活動:請同學們談談你在現實生活中親身遇到或耳聞目睹的經濟活動參與者依法規范自己行為的正反面實例,并依據今天所講的內容談談你?quot;經濟活動的所有參與者必須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