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受教育權》教案
3、材料研讀:《浙江省統計局關于XX年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據抽樣調查,XX年末浙江省全省常住人口4679.6萬人。浙江省全省小學在校學生340.29萬人,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分別達到98.49%,99.8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初中招生60.72萬人;初中畢業升高中段的比例84.6%,比上年提高0.53個百分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懂得在我國,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地區都要普及義務教育,人無例外,地無例外,校無例外。)
4、獻計獻策:正在上八年級的學生小芳家庭出先了變故,媽媽因與爸爸賭氣而離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賭博而不做工養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學期要開學了,小芳向爸爸要書本費,爸爸不但不給,還訓斥她:“義務教育不是不收費嗎怎么又要我給錢!上學要花錢,就別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掙錢養家吧。”
(問題設計:小芳的爸爸這樣說對嗎,為什么 如果你是小芳,為了爭取讀書的機會,應該怎樣說服自己的爸爸 )
活動步驟:(1)找兩個學生表演,關鍵在小芳與爸爸的對話上。
(2)將學生分成兩個組,一組討論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一組討論小芳應該怎樣為自己爭取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3)全班交流,個小組派一名代表起來發言,然后同學之間再做補充。
(指導學生抓住義務教育的兩個特征展開討論。)
(活動目的: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義務教育的特點及應如何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可補充材料:民工子弟在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的讀書生活;“錄取通知書遲到一年,湖北一女生告贏母校”(見附錄)。
5、學知導行:訪問在外打工的青少年,家長或其他長輩,有沒有經歷過想上學而無機會的痛苦。
第三課時 珍惜受教育的機會●○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受教育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能力目標:增強學生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的觀念,自覺地接受和完成義務教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受教育不僅關系個人的前途和利益,更關系國家的命運和利益,培養學生的義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機會。●○教學重點和難點
受教育既是我們的權利,又是我們應履行的義務;故本課時的重點是珍惜受教育的機會,難點是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相關案例并制成課件。
學生:查找發生在身邊的不珍惜學習機會的現象。
綜合設計思路
1、故事導入:真實故事《一根稻草兩種命運》
2、flash歌曲《我要上學》
3、人生ab劇:蘇明娟的今昔對比。
(問題設計:現在的蘇明娟過得好嗎 如果蘇明娟最終沒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現在她又會過得如何 )
4、活動設計:與沒有書讀的孩子做比較,找找我們的優勢和差距
(活動目的:感受沒有書讀的孩子對上學的渴望和期盼。引導學生更珍惜國家賦予我們的受教育的權利。)
5、我思我行:
(1)請列舉校園里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如上課遲到,不按時完成作業,破壞課堂紀律,曠課逃課等。)
(2)這些行為會帶來什么危害 作為同齡人,你準備怎樣規勸他們
(3)出示:漫畫《難……》(見附錄)。這一漫畫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設計意圖:設置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件場景,讓學生就身邊事學法講法,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學生熱愛學習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