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第一課時學案
一、溫故互查在生活中怎樣做一個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人?
二、設問導讀
第一環節:閱讀教材“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思考問題
1、什么是法律?法律與道德有什么區別?
2、胡長清被判死刑說明了什么?
3、為什么說我國法律是廣大人民意志利益的體現?
第二環節:閱讀“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一目,思考書中的問題。并歸納我們都享有哪些權利,應自覺履行哪些義務?
第三環節:閱讀“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一目完成下列問題:
1、怎樣正確認識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2、章某能打贏這場官司嗎?為什么?
第四環節;依法行使權利 自覺履行義務
1、閱讀課本89頁三個案例并想一想其中的問題。
議一議 公民應怎樣行使權利?其限度是什么?(結合以上三個案例)
閱讀90頁相關鏈接體會公民行使權利的限度。
閱讀某私營企業老板的案例。
說一說 該企業老板為什么會受到處罰?
閱讀李某的案例。
議一議 李某可能采取哪幾種辦法解決這幾件事?運用法律知識對李某可能采取的辦法進行評析。由此我們知道,當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應如何保護?
2、閱讀課本91頁小蕓媽媽的事例。
說一說 小蕓為什么支持媽媽的做法?
三、自我檢測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我國公民權利和義務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①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公民可以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 ③公民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 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有權( )
a采取任何手段自行就解決
b運用法律手段,按照法定的程序來維護
c采用同樣的方式去侵害他人的合法權利
d忍氣吞聲,自任倒霉
二、辨析題
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組織了一次“樹立正確的權利與義務觀念”的課堂討論會。石輝同學發言說:“憲法賦予我國公民廣泛、真實的自由和權利,因此,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權利。”
請你就石輝同學的這一說法進行辨析。
答案:(1)石輝同學的這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2)雖然憲法賦予我國公民廣泛、真實的自由和權利,但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必須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不得隨心所欲。否則,會損害國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構成違法犯罪。
(3)因此,公民在行使、享有自由和權利時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和集體的利益;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權益;不能在合法權利之外謀求非法利益。)
四、鞏固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世界是個小天地,小小天地太擁擠,你有你的性格,他有他的脾氣。”人們之間精挑細選 發生糾紛和沖突在所難免,而解決這些糾紛和沖突的最好方式和手段是( )
a 法律 b 宗教 c 紀律 d 風俗習慣
2、我國法律體現的是( )
a工人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b 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