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這一環節既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為此,教師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運用典型的案例來進行教學,還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網絡故事進行剖析,教育效果會更理想。
課堂小結:社會進入到21世紀,信息科技快速發展,尤其是電腦網絡方面,給各行業人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凡事都要都有正反兩面性,網絡也有利有弊,網絡的弊端對我們學生的危害尤其大。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待網上沖浪,對網絡的利與弊有清醒的認識。要能充分利用網資源查找有益的資料和瀏覽新聞時事,而不要沉迷于玩游戲、瀏覽不健康網站和聊天。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四課時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提高正確使用網絡的應用能力;掌握網上自我保護的知識,提高網上自我保護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必要的網絡交往的規則,掌握必要的網上自我保護的知識。
教學難點:
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網絡是把雙刃劍,使用好了可以幫助我們,使用不好反而會害了我們。我們要正確的認識網絡的兩面性,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發揮其積極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帶來的樂趣。今天我們學習第二框題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
二、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板書)
1、學會自我保護(板書)
活動:我為梅平出主意( p72 )
目的:引導學生暢想各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認識網絡是虛擬世界,是復雜的,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要求:教材講述梅平交網友的故事,要學生結合具體情景討論三個問題(p72)。
第一,梅平能與天馬見面嗎?為什么?
——這里會有兩種意見。一種是“能”。理由是:網上溝通得好,也許網下能做朋友。并非所有的網友都是壞人;與人交往總是要從陌生人開始。另一種是“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級的女學生,假如見到的是壞人呢,不一定能斗得過他,太危險。不能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放棄必要的警惕,否則后悔莫及。討論中要讓學生把各自的意見都擺出來,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
第二,梅平會見天馬可能有幾種情況?這些結果會對她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至少有三種結果。一是好的結果,遇到一個好人,做了生活中知心的朋友,成為一段佳話。二是很壞的結果,網友是名不法分子,對梅平造成了身心傷害,給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陰影。三是失望,網友氣質極差,文化素質不高,與網上所偽裝的不一樣,自然分手。
第三,梅平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還可向誰求助?
——向父母、師長,以及身邊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會公共服務機構求助。
教師小結:由于中學生對新奇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缺乏生活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抗誘惑能力還需提高,所以設計這個活動,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加強了安全防范意識。
活動:抵制網絡垃圾的誘惑( p73 )
目的: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得出正確答案,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網絡中會出各種不良信息,提高學生抵御不良誘惑的能力。
要求:教師講述小齊的故事,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討論如何抵御黃毒。并提出了三個問題(見課本),讓同學們分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