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也是一種愛》教學設計
探究題目:
①、麗麗的逆反心理在自己身上有具體表現嗎?請例舉出來。
②、想一想,麗麗真的離家出走有沒有危害呢?(逆反心理有哪些危害呢?)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設置并聯系學生實際,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突破教學重點)
教師:(多媒體顯示)
在多數情況下,處于青春期的子女大都與父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逆反心理現象。其主要表現為:
要我這樣,我非那樣;
你說這好,我非說那好;
讓我信這,我非信那。
這些是青春期學生普遍性的反映。
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幾種具體情景:
——獨立意識受到阻礙。我們要獨立,家長不讓我們獨立。
——自主性被忽視或受到妨礙。我們要做主,家長不讓我們做主。
——個性伸展受到阻礙。我們要出點兒圈,家長制止我們。
——強迫我們接受某種觀點。我們要趕新潮,家長非要我們接受老觀念。
從學生的角度看,產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為了維護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學生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即自制能力弱;學生的獨立意識明顯增強,有了不同家長的興趣和追求。
師:(點評過渡)
2、辯證看待逆反心理(板書)
活動設計5——小辯論
辯題:a、逆反心理有益 b、逆反心理有害
(設計意圖:通過小規模辯論,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增強辯證看待逆反心理、行為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明是非及自省能力)
(多媒體顯示)
幾種家教誤區:
棍棒之下出孝子——粗暴型
可憐天下父母心——溺愛型
孩子總是自家好——袒護型
樹長大了自然直——放縱型
冷熱無常——情緒型
濫施獎勵——物欲型
眾星捧月——至尊型
教師小結:
辯證看待逆反心理,就是要肯定反得對的,否定反得錯的。從學生的角度看,就是要作出正確的與父母交往的行為選擇。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學生提升道德、完善自我。
3、逆反心理有害及對策(板書)
活動設計6——探究活動(多媒體顯示)
探究題目:
①(續前面情景故事)麗麗真的離家出走有哪些危害呢?
②結合自己親歷經歷,討論逆反心理造成親子隔閡、導致各種不快的危害。
③你有何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的妙招呢?請介紹給大家。
(設計意圖:從情景與自身實際感受逆反心理的危害,深化認識,提高覺悟)
教師:(點評)
學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現于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有的表現于對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對;有的由對某事的分歧遷怒到對父母本人的惡感,用極端的辦法來處理,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如離家出走甚至非法越軌,傷害父母。
從結果上看,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這種結果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不是拿自己的錯誤傷害父母,就是拿家長的錯誤傷害父母。
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我們要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有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怎樣克制自己呢?
相關鏈接:(見教材p22頁)
自制力源于修養的境界,理智,是自制的前提。只要我們能理智地處理問題,就能減少或消除逆反心理所帶來的危害,我們就能為和睦的家庭增添溫暖。
課堂小結:(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
我們相信父母是愛我們的,有時他們的做法我們可能難以接受,但他們的出發點是為我們好。不要與自己的父母產生對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與父母溝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愛你的人。嚴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