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教案
生命權利、發展權利、追求幸福的權利,即作為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2.平等的人格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結合教材40頁《假如社會喪失了平等》一文,結合著名詩人馬德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得出結論:3.平等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社會的進步不可能一蹴而就,陳舊觀念不可能一掃而光。現實中還存在不平等的思想和表現4.原因:5.表現:課后小節作業布置:現實中為什么會出現人與人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表現在那里?教學后記(第二課時)課題:試卷分析與講評教學過程與設計:1. 總體情況:八(1)班參加人數24人,總分1731,均分72.1。八(2)班參加人數22人,總分1663,均分79.3。八(1)班90-100共4人,80-89共8人,59分以下5人。八(2)班90-100共4人,80-89共6人,59分以下3人。2. 試題分析:本次單元測試題目難易適中,注重基礎,又有一定的能力要求,適合學生的特點,題型多樣,有利于學生見識中考的要求。具體說來,選擇題除第10題外,其他相對容易確定。問答題15、16、18、19、20都和教材緊密相連。以上這些題目都是基礎題。只有17、21、22三題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成績梯度明顯。3. 學生情況:優秀率較滿意,平均分基本達標,但合格率偏低。不合格8人,人數太大,不能達到學校的目標。從試卷中可以看出60-69、0-59分段的學生基礎太差,上課聽講的效率、注意力都存在很大問題,今后必須注意和加強,特別是(1)班陳禧榮、韓秀亭、李家信、陳燦喜、羅國楓;(2)班的馮凱瑩、張瑞斌、周灝,以上8人必須在課堂上多關注。4. 試卷講評(1) 單項選擇不講,給出答案。(2) 多項選擇,重點講9、10、13、14共四題。(3) 問答題:15、16、18、19、20、重點介紹答題的方法、要求、技巧。以及怎樣在教材中選擇答案才夠完整。(4) 17、21、22則要詳細講解答案的設計與思路。詳細情況參見試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