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是人生的必修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懂得人格平等的涵義;理解平等與社會進步的關系;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管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差異和不平等,培養認識社會,全面看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人人具有天賦的平等權利,人與人之間的歧視與壓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視他人是不道德的;樹立人格平等的觀念,培養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識和態度。
【教學重點】:認識人格的平等以及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現實中的差異和不平等。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模擬情境、啟發、引導、創設情境、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故事導課
活動目的:使學生明白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
已故美國總統林肯有一次外出,路邊有一個身穿破衣爛衫的黑人老乞丐對其行鞠躬禮。林肯總統一絲不茍地脫帽對其回禮。隨員對總統的舉止表示不解。林肯總統說:“即使是一個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認為我是一個不懂禮貌的人。”因為無論貴為總統或是賤如乞丐,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說“皇帝和鞋匠的靈魂都是用同樣的模型塑造的”,結合這個故事,說說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正因為平等是如此的可貴,所以,為了實現和維護平等,人們進行了長期的艱苦斗爭和不懈努力。
●朗誦
出示馬丁.路德.金恩的 《我有一個夢想》,選擇其中一段請學生朗誦,體會黑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情感。使學生明白平等是人類長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假如社會失去平等……
活動目的: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上的不平等制度及其危害,人類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斗爭,懂得平等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請學生設想假如整個社會不能保障平等,人們缺乏人格平等觀念,社會將會怎樣?然而以恰當的方式呈現教科書的材料及補充材料。
組織學生討論:世界上這些不平等制度和歧視造成了什么危害?你如何評價人們爭取平等的努力和斗爭?
老師歸納:今天,平等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共同價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從多方促進社會平等,保障人民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出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的圖片)
組織學生交流展示事先布置學生收集關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事例或法律條文。
●小甲的疑問
活動目的:使學生弄清楚“人生而平等”和人作為不同個體間的貧富、生理、名譽、地位等差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引導學生理解“人生而平等”主要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上。
社會上有的同學出身富貴,有的同學卻生活拮據,有的人體力超群,有的卻體弱多病,有的出生在首都北京,有的人卻出生在偏僻的小山村,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那么大,為什么老師還會說,人生而就是平等的呢?
你能幫助小甲回答這個問題嗎?
學生發言,老師歸納總結。
●明星與女工的故事
美國著名的電影明星克魯斯有一天在獨自游玩途中,汽車突然出了問題,沒有辦法,他只好將車開到檢修站。負責為汽車檢修的是一個女工。只見女工二話沒說就開始了她的工作,她熟練靈巧的雙手和俊美的面容一下子吸引了克魯斯,但是克魯斯很奇怪,整個紐約都知道大名鼎鼎的他,為什么這位姑娘卻沒有表現出他想象中的那種驚奇的興奮。他主動地和女工搭訕:“小姐,您喜歡看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