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等待也是教育
在開展《有趣的提線偶》的活動中,當我向幼兒講完提線偶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后,他們的興致可高了,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動手制作。由于在連接提線偶的繩子及保持木偶的平衡方面有一定難度,再加上幼兒是第一次制作提線偶,所以不一會兒活動室四周便響起此起彼伏的“求救信號”:“老師,繩子要連在哪里?”“老師,為什么提線偶不能動?你幫幫我”……看著幼兒著急的表情,我不停地來回走動,幫完這個幫那個,儼然成了一位“消防員”,真恨不得多生幾只手,多長幾張嘴,好消除一個個“警報”。可是教師只有一個,幼兒人數又多,一時半會兒應付不了。而且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幼兒也放棄了嘗試,跟著圍了過來。于是我改變主意,告訴他們:“孩子們,別著急,把你們的提線偶和老師做好的提線偶比一比,找一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動腦筋,試一試,相信你們都會做好的!”他們欣然同意,認真地觀察比較,甚至還互相討論,終于找到了原因,最后他們通過靈巧的雙手制作了一個個神態可愛、動作靈巧的提線偶。幼兒興奮地叫道:“成功了!成功了!”。 在活動中,教師不要急于追求目標的完成,不要急于為幼兒提供幫助,這樣,容易導致幼兒缺乏自主活動的能力,以至于一有問題,總是求助于教師,不能自行解決問題。教師要學會在教育中等待,在等待中觀察,在觀察中尋找教育的契機,讓幼兒通過親自體驗,認識道理,接觸世界,獲得能力,規范行為。在這樣的等待和觀察下,幼兒的思維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