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
組織、傾聽學生發言,點撥指導學生活動,幫助學生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
活動一:暢所欲言
1.找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介紹發生過充滿童趣的事情。
2.在你的家庭生活經歷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禍、得到夸獎等)是什么?
學生發言交流,得出家庭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 通過小時候的照片,讓學生回憶小時候充滿童趣的事情,感受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無悔的奉獻 多媒體出示活動環節教師點撥:
1.聽了這一故事同學們有什么感想?
2.“兒子,讀書”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父母能否拒絕撫養子女?
組織鼓勵學生發言,并幫助學生得出結論,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然后教師總結。
(多媒體出示父母對子女的義務) 活動二:故事朗誦
1.《鐫刻在地下500米以下的母愛》
王笑萍同學朗誦,學生傾聽并談談感想,發表看法,然后觀看《搭錯車》電影片段。
通過故事朗誦、電影片段,讓學生體驗母愛是最無私的,父愛是最深沉嚴格,以情動人,讓學生在震撼中感動、在感動中自我教育,感悟父母的關愛,學會自我反思,懂得理解父母,突出教學重點,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三、感受家庭的溫暖 通過多媒體出示活動環節。
組織學生發言
教師總結
點撥啟發:平時父母在家里扮演什么角色,為我們家庭承擔了哪些責任?我們該怎么回報他們? 活動三:名言解讀
議一議:“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處。”
學生討論、交流感受,得出結論。 通過討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家庭的溫暖,得出結論——“家庭的重要性”突出重點,承上啟下,引出下一個環節。
四、理解、感恩父母 多媒體出示活動環節
教師點撥:也許媽媽很羅嗦,也許媽媽很火爆,也許媽媽很難理解,讓我們靜下心與媽媽進行一次心與心的溝通,聽聽媽媽的心里話。請聽…
組織學生發言
引導啟發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從點滴小事,如一杯水、一句話、一個小小的動作…學會理解、感恩父母,并把它落實到行動上。 活動四:親情互動
1.理解:愛與交流
在與媽媽進行一次心與心的溝通,理解父母對我們的期待的基礎上,請說說父母對我們的期待并交流。
2.感恩:我們的心里話
每一個做父母都希望兒女明白他們的心思,希望兒女能夠和自己交心,讓他們明白你的心意,請你把最想對父母說的心理話寫出來。——給父母寫寄言。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學生通過課前與父母的交流,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并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學會理解父母。
理解是感恩的基礎,在感激父母撫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礎上,通過給父母寫寄言,把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出來。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并把它落實到行動上,學會表達對父母的關愛,使學生愛家愛父母的情感得到升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五、
布 置
作 業 1.給父母寫一封信或用詩歌、散文表達對父母之情(要求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表示今后的努力方向。)
2.落實行動計劃:每天1—5分鐘家務。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通過作業真正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餞行道德,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充分體現學科育人的特點:人文性、實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