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學案
(1)、材料中的徐本禹為什么會這樣做?
(2)、談談我們青少年應怎樣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
9、時下有的校園出現了同學間比闊;花錢顧人寫作業;花大量的時間交筆友;嘲笑和打擊拾金不昧等校園好人好事。
(1)、你認為上述現象已構成學校社會生活的主流了嗎?你會跟他們學嗎?
(2)試說說從眾心理對我們會有哪些影響?
(3)、我們面對以上現象該怎么辦?
答案:
1、d 2、d
3、4題的答案見基礎訓練上 知識梳理 8頁4、5題
5、 (1)小李爸爸的觀點不對。(2)因為中學生參加社區清掃垃圾、搞環保宣傳等活動,是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具體體現。社會的發展對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新的社會生活,我們必須深入社會這個大課堂,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鍛煉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6、1)從眾心理的兩個方面。
(2)要從從眾心理兩個方面來回答。
(注:本試題有的具有開放性,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7、(1)從眾心理或盲目從眾心理。(2)從眾心理對于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一方面,從眾可以使人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隨波逐流卻是危險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我們應該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心理,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8、(1)用行動為社會做貢獻。言之有理可給分
(2)首先要通過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了解國內外大事,感受發展的社會生活;要關心祖國的建設事業,關心民族的復興大業;還要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意思相近可給分。
9、(1)不是。不會。
(2)積極影響如,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意思相近可給分
(3)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意思相近可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