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自然的聲音
(3)土壤污染。原因:人類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任意排放廢水、廢渣和垃圾。危害:土壤污染不僅嚴重損害農作物的生長,也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4)大氣污染。原因:由于人類生活和生產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斷增加,工廠、居民區和汽車等將越來越多的廢氣排放到空氣中。危害:大氣污染不僅會嚴重影響地球上各種生物的生存,也嚴重損害著人類的健康。
資源在枯竭表現在哪些方面?物種減少、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能源匱乏
2、土地是萬物之母。水、土壤、空氣是生命之源。
(九年級)★3、造成環境問題的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人們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不尊重自然規律,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惡果。
聯系時政熱點
世界氣候大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生態文明、循環經濟。
第三課 做大自然的朋友
1、面對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人類唯一的選擇是什么?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2、可持續發展的含義、要求:
八年級 含義:是指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要求:人類在選擇生活方式時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
九年級(p125)★含義: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的永續發展。★要求:要求我們樹立一種新的觀念——生態文明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能夠認識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的責任。
3、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要義之一
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澤而漁。
(九年級)★4、為什么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
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形勢嚴峻,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九年級)★5、黨和政府應怎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①在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現代化建設中,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
③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的永續發展。
④樹立生態文明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能夠認識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的責任。
⑤樹立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6、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做大自然的朋友?(青少年應怎樣以實際行動保護自然?)(青少年應怎樣為可持續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①應該首先學會遵守有關節約資源、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規范。
②從學校到家庭,從家庭再到社區、社會,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樹立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
③在校園積極參與創建“綠色學校”活動。
④在家庭和社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搞好環境衛生、營造優美的生活環境等,保護鳥類、節約用水、回收廢舊電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宣傳環保知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