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教學設計
故事好象還沒有演完,同學們認識接下去會出現什么情景呢?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啊?
對,告訴我們寬容并不意味著是非不分,愛憎不明,寬容是有原則的,不是盲目的,寬容不等于縱容。
今天,我們大家認識了什么寬容,寬容的重要性和對人寬容應該怎么做以及要注意哪些問題,最后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首小詩:寬容與刻薄 (汪國真)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為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
最后我們布置一個作業,叫做《快樂人生的作業》,共十條,如果大家在平時能夠努力去完成,那么就能享受到快樂的人生。
附錄二:
1、寬容與刻薄 (汪國真)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為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
2、周總理寬容待人的故事
不難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寬以待人者,一般都有良好的素質,并且深受大家的歡迎。這就讓我們想起了周總理。一次,理發師給周總理刮臉,總理咳嗽了一聲,刀子把臉刮破了,理發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周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動呢?”小小一件事,卻反應出了總理身上的寬容的美德。像周總理這樣待人寬容,平易近人,當然要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同時也體現了總理的素質與涵養。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只要是無惡意的,就應該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主動承擔責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如果都做到了這些,你自然就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了。
3、公而忘私祁黃羊
春秋時代的晉平公要找一位有賢能的人擔任南陽縣的縣令,因此他找來大夫祁黃羊,想請他推薦適合的人選。沒想到,他竟不計前嫌推舉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晉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戰的人擔任軍中統帥的職位,他知道之后,大力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一點都不擔心別人閑言閑語。
不論對方與自己的關系是好是壞,只要是適合的人選,他都會大方推薦,而他推薦的人也都很稱職,更是證明了祈黃羊的好眼光。后來孔子聽說了,稱贊祁黃羊推薦人才完全以一個人的才德為標準,而不管對方是與自己敵對交惡的人,或是有血緣之親的兒子,的確稱得上是公而忘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