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維護正義
(一) 教材分析:
《自覺維護正義》是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十課《我們維護正義》第二框內容。是在學習了第一框《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了解了 “正義”的內涵、表現、作用及正義與公平的關系后,讓學生進一步明辨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感悟到有正義感、為人正直,是做人應有的優良品質,以升華道德境界,踐行伸張正義,激發學生為自身、為他人的正義而努力,為集體的正義而奔走,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的情感。
(二) 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還處于逐步認識并付諸行動階段,尤其對“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這至關重要的問題也不甚清楚,所以這節課通過學生合作、探討、體驗、感悟等活動學會做正直的人、做自覺維護正義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三) 設計理念
1、 增強品德課教育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做到知行統一,是通過教學內容活動化和活動內容化的統一來體現的。
2、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收獲,實現由道德教育向道德學習的轉化。
3、 三維目標,尤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居主導地位;以人性養育為主線;著力引導和教育學生承擔社會責任。
(四) 對應課標
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能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培養正義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五) 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能較明確地了解“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及“自覺維護正義”的內涵,了解正義、正直與人格的關系;通過對活動的參與,在活動中探討、思考、體悟,使學生分析、判斷、辨別能力、歸納、總結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讓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參與中升華道德境界,激發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正義感以及做個正直人的強烈愿望。
(六) 教學流程(附表)
教學環節 活動安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主題引入 從上節課《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導入本課 明確:怎樣“自覺維護正義”是本節課研究的主題 利用上節課已學過的知識,找到第十課前后兩節課的聯系點,從而切入本課
主題探究 活動一:探究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的問題 投影:(教材中)小趙和小孫保送名額讓小敏擠占的短片 思考、討論:1、保送為什么要通過綜合考試的方式來確定人選?2、小敏得到保送名額會帶來什么影響?
3、你遇到過類似事情嗎?有什么感受?
4、歸納總結:正義和正義制度是面向全體成員的……維護正義。(教材112頁) 通過學生思考、討論、體悟,得出結論,實現道德教育向道德學習的轉化。
接續投影:小孫找班主任要求給個說法,小趙忍氣吞聲
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舉例 思考、討論發言:
1、 小趙忍氣吞聲帶來什么影響?
2、 小孫的行為有意義嗎?
3、 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非正義行為?你當時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4、 總結歸納:生活中非正義的行為會損害別人的權利和機會進而危害整個社會。 通過學生辯論探究,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激發學生“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