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重點知識總結
(5)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我們要勇于批評和制止;如果父母觸犯法律,做兒女的要按法律辦事,不能因親情而寬容、包庇其違法行為,這是對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現。
(6)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父母的長輩。
★12、辨析:孝敬父母就是一切聽從父母,即使父母有錯或違法,也要寬容、包庇,不能批評、制止。
(1)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因為:
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
②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
③但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不是愚孝、盲從,而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的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
④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我們要勇于批評和制止;如果父母觸犯法律,做兒
女的要按法律辦事,不能因親情而寬容、包庇其違法行為,這是對父母好,也
是孝的表現。
總之,我們的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在家教方面也難免有
誤區。孝敬父母,是在遵守道德、法律的基礎上對他們的尊敬、侍奉和報答,
而不是無原則的一切聽從。
15、逆反心理是如何產生的?有何具體表現?
(1)我們對父母的思想觀念、教育方法、嚴格要求,常常產生反感,于是產生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 a、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
b、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
c、讓我相信這個,我非相信那個不可。
16、如何正確看待逆反心理?
★(1)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說是錯的。因為我們的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在家教方面也難免有誤區。
(2)與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幫助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我們作出正確的行為選擇。
(3)與父母發生沖突,如果頂撞、反抗、不理不睬、冷淡相對,甚至離家出走、殺害父母,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危害。既懲罰自己,又傷害父母。
(4)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親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
★17、逆反心理的危害:
(1)與父母發生沖突,如果頂撞、反抗、不理不睬、冷淡相對,甚至離家出走、殺害父母,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2)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自己,傷害父母。
★18、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1)多與父母交流,相互了解,坦誠相待。
(2)理解、體諒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
(3)與父母產生不同意見時,要以適當的方式解決,而不是一味對抗。
(4)與父母平等交往,在情緒激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積極主動地消除與父母的對立。
★19、怎樣化解與父母的沖突和矛盾?
(1)積極的做法是從現實中架起溝通的橋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
(2)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3)要掌握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父母是關鍵;換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與父母溝通,其實是辨明是非、尋求最佳結果的過程。
(4)掌握與父母溝通的藝術——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父母;與父母不必太計較(包容父母)。
20、與父母溝通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