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案1
第一單元 塑造自我
第一節自尊自信
第一課時 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礎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二)過程與方法
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目標分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自卑的危害.
任務分析
1,學習結果型
2,起始能力
3,學習條件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模擬情境,啟發,引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一:導入新課:寓言透視——人的尊嚴
過程指導:
第一步:指導學生細讀教材材料;
第二步: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中的問題;
第三步:全班自由發言,逐一討論各道問題,并引導學生舉出社會生活中相類似的事例;
第四步:結合問題三,學習心靈導航第一,第二節,讓學生歸納人的尊嚴的含義;
第五步:教師總結.
活動二:講授新課:
1.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1)"自尊"的內涵
人從幼年就會表現出自尊心.由此引入自尊的涵義——自尊是對自己的人格重視和肯定的情感.可以引導學生從人愛護自己的身體,儀表,維護自己的行為,心靈的表現來理解以上涵義的表述.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討論:為什么說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從個人體驗可以感受到自尊對人的情緒的影響:當自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快樂,振奮,自信這種積極,肯定的情緒;相反,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失望,憂愁,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
(3)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
自尊心是人進步的動力.自尊能夠推動青少年蓬勃向上,力爭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會阻止人去做損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即自尊使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樣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為什么必須通過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形成
【后記】:
1,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氛圍活躍,在活動中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意識得到增強.
2,"聯系生活,模擬情境","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活動體現了課程的實用價值..
【課題】:自尊自信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能力目標: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思想覺悟目標: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教學重點】: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自卑的危害.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啟發,引導.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