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5
第五課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本課設計意圖
1.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應對方法。
能力目標: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2.本課安排的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學生和其他文化的距離拉近了,但有些同學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對本民族文化不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學對外來文化持有偏見,采取防衛的心態;有些同學在進行跨文化交流時,由于語言問題以及價值觀的差異會使得溝通產生困難……他們需要給予恰當的引導,才能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學生。
(2)課標的具體要求: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與溝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二、本課內容結構及整體教學建議
1.本課內容結構: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因此,教材設立了兩框。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分為“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諧的文化樂章”兩部分,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節日、標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幫助學生感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文化的差異使得我們的世界更加絢麗多彩,文化沒有優劣之別,從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
第二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分為“開放的胸懷”和“搭起文化的橋梁”兩部分。首先幫助學生明確在日益開放的時代,與不同的文化共處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要善于學習其他民族文化的優點,珍惜、愛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以開放的態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時更要繼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2.總體教學建議
(1)課時安排:本課需3課時,第一框1課時,第二框2課時。
(2)課前準備:請學生課前通過網絡、書報、雜志等途徑,搜集各個國家、民族有關節日、飲食、服裝、音樂、標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識,更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3)教學方法:通過資料搜集、材料交流、課堂討論等方法,感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樹立對文化差異的正確態度。
(4)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展示文化的多樣性;請回國人士談談異域見聞,以及如何處理文化的沖突,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通過互聯網結交一兩個國外的朋友,學習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溝通;通過某些機構聯系來我國的交流學生,住到學生家中,體會文化的差異,學會與他們交往。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教案設計
一、從容說課
第一目,豐富多彩的文化(本課重點),在這里不需要給學生關于文化的嚴格的定義,而是要學生通過搜集材料,了解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些節日的來歷以及這些節日中傳統的食品;再搜集能夠反映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傳統節日,了解這些節日所表達的文化內涵。通過這些活動,指出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就是通過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