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知識梳理提綱
第一單元 相親相愛一家人
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的含義:
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而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
(2)家庭的主要特點:
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3)家庭結構的類型:
現在常見的幾種家庭類型,一般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還有少量單親家庭、聯合家庭。
(4)與父母的關系不可選擇:
①生命是父母給予的,這種關系無可選擇、無法改變。
②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5)如何認識自己的家:
①特別了解自己的父母。
②要了解、繼承家庭優良的傳統。
③學會家人的優秀品質。
④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我愛我家
(1)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或父母為什么要撫養和教育子女)
①是親情的自然流露。
②是傳統美德的彰顯和發揚。
③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2)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家【原因】:
①家是我們的感情棲息地、物質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娛樂天地、天然學校和今后發展的大本營。
②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三、難報三春暉
(1)孝敬父母的含義: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敬重和愛戴父母。
(2)孝敬父母的原因
① 父母不僅賦予我們生命,還教我們做人。
②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 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法律義務。
(3)孝敬父母的表現(或怎樣孝敬父母):
① 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
② 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
③ 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第二課 我與父母做朋友
一、嚴也是一種愛
(1)父母與子女行為差異(或產生隔閡)的原因及表現:
① 原因:我們與父母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社會地位不同,對社會規范的熟悉程度不同。
② 表現:生活態度、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行為方式等。
(2)我們與父母發生沖突的原因:
父母對我們的高期待、嚴要求。
(3)逆反心理的產生及表現:
① 產生:對父母的思想觀念、管教方法、嚴格要求,產生反感。
② 表現:要我這樣,我偏要那樣;你說這個好,我非說那個好;讓我相信這個,我偏相信那個不可。
(4)正確對待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落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
(5) 逆反心理的危害及應對方法:
①危害:逆反心理導致的對父母的反抗,其結果都是懲罰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錯誤懲罰自己,這種結果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不是拿自己的錯誤傷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錯誤傷害父母。【簡單的說就是既懲罰了自己,又傷害了父母。】
②應對方法: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或走近父母,親近父母,與父母攜手同行。】
二、兩代人的對話
(1)我們如何正確對待我們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代溝:(兩代人之間矛盾和代溝的正確態度)
溝通,我們要走近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
(2)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應該是:要冷靜、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
(3)尊重父母是與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