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5
第二框 維護社會公平第二課時(總第27課時)
課標要求:
“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承擔社會責任”部分:“知道公平有利于社會穩定,樹立公平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良好的合作要以公平為基礎,認識樹立公平意識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
理解公平具有社會性和相對性,實踐公平互惠的社會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增強積極維護社會公平的責任意識,自覺樹立互惠的、公平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公平合作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樹立互惠的公平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理解公平的相對性;自覺培養公平合作意識。
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1課時。
板書設計:
一、維護社會公平
1、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1)沒有絕對的公平
(2)對待不公平現象的正確做法
2、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1)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2)在合作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教學環節設計:
一、導入新課
1、情境導入(見教材p103頁材料)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公平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公平觀:
※不患寡而患不均 ※均貧富,等貴賤
※人生而平等 ※講求效率,維護公平
※……
議一議:
⊙你能從尋找中找到有關公平觀念的軌跡嗎?
教師講述:
雖然公平一直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但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公平總是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因此,我們要理智地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2、板書標題: 理智地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二、講授新課
1、理智地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
(1)沒有絕對的公平
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因此,公平總是相對的,無論我們怎么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公平。
情境活動一:(見教材p103頁材料)
議一議:
①如果她接受了這種不公平,情形會怎樣?
②她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使自己的問題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
(2)對待不公平現象的正確做法
在現實生活中,不公平的現象時有發生。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發生時,該怎么辦呢?
情境活動二:(見教材p104頁)
議一議:
※他們的想法有道理嗎?
※是什么影響著他們對公平與否的判斷?
※他們該如何面對?
教師講述:
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個人價值觀、思維方式的制約。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