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2
三、設計思路
故事導入: 星期天的上午
星期天的早晨,小明沒有睡懶覺,早早地起了,但小明真不想晨跑了,可是爸爸早已等候在門外,小明只得馬上穿了件外套,隨爸爸一起跑起來。晨跑結束,小明和爸爸來到早餐店,小明選了一碗面,正吃著,遇到了同學阿偉,阿偉約他一起去購書中心看書,小明答應了。一進書店,遠遠地就看到數學黃老師也在,小明走過去打了個招呼,然后選了本《幽默人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活動一:討論“小明在星期天的上午作出了哪些選擇?對于選擇說明了什么?”
結論:a選擇離我們很近,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選擇,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可選擇的;b有許多選擇是在不經意間做出的;c但有的選擇會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活動二:反思自己在生活中作出的選擇,相互交流如何對待選擇?
活動三:找一學生與電腦下五子棋(也可選兩學生對弈),規則是不準悔棋,其余學生觀戰,下好后由選手和觀戰學生分別談體會。
(師引)得出結論:不同的選擇產生不同的結果;正確的選擇產生好的結果,錯誤的選擇帶來失誤。“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讓學生感受“人生如棋”,“人的一生其實關鍵的也只有幾步”。用正反事例證明:如同樣是面對電腦,有的自學編程成為電腦高手,有的因沉迷網絡游戲而帶來人生的悲劇,不同的選擇造就不同的人生。
電腦游戲帶來的悲劇
江西南昌一名17歲的高三學生余斌連續逃課上網兩個月,在玩一名為“傳奇”的網絡游戲時,因緊張激動在網吧倒地猝死。
新疆烏魯木齊市一學生陳海通宵上網,在網吧玩了整夜的“石器時代”網絡游戲后,早晨在網吧倒地猝死。
重慶市渝中區一位14歲的少年為了籌錢上網吧打游戲,伙同兩名同伴,用磚頭砸傷自己相依為命的奶奶,搶走了她身上僅有的38.2元錢。
江蘇武進橫林鎮一名16歲的中學生施某,為籌錢上網,賣掉家中6輛自行車后,遭到母親的數落,便找來菜刀朝母親頭上連砍7刀。
(師引)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以及自己的人生抉擇究竟誰是誰非,孰善孰惡?這是我們必須要分清楚的是非善惡問題,才能在做人做事中做出正確的選擇。請大家共同學習教材p15—19的內容并思考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有什么樣的標準?
(生議)生活中的所有選擇,歸根結底是選擇做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礎,要做好事必須先學會做人,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是做事(包括做官)過程中作出正確選擇的前提 。是非善惡有公論。
(師結)自古以來,人們辨別是非,贊美善,鄙視惡,倡導善行,抑制惡行。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也是人生修養的重要內容。社會對于選擇的共同取向至今仍然是:明辨是非,揚善棄惡。因此,我們做人做事(包括作官)的標準是明辨是非,揚善棄惡。
板書略
第二課時:選擇——是非善惡有公論(標準)
一、學生分析
選擇,是一個人生話題,學生渴望正確選擇,但在實際生活中真正面對選擇時卻不知如何選擇,往往會因為不能分辨是非善惡而作出一些錯誤的選擇。我們不可能給出學生正確選擇的具體方法,但可以通過教學引導學生理解是非善惡的標準并不斷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從而為學會正確的選擇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