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2
教師:同學們,請想一想道德是依靠什么來確定是非善惡界限,從而引導和約束人們行為的?
小結:在當代中國,評價是非善惡的標準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法律準則。
板書略
第三課時:明辨是非,擇善棄惡
【教學目標】
知識:了解一些有助于辨別是非善惡、做出正確選擇的基本常識和技巧
能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學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明辨是非善,做正直的人。
【教學重點】
明辨是非,學會做出正確選擇。
【教學過程】
語言激趣導入
教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要做出正確選擇,就必須要明辨是非善惡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在當代中國評價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以及道德評價的內容。那么,面對是非善惡,我們應該怎樣去作呢?請在閱讀下文后思考我們應該作何選擇,應做什么樣的人?
月若有情月長吟
太陽最終吝嗇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線亮光。月亮還沒有出來,留下的只是滿天的云霞,輕輕地親吻著寧靜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狹窄的村巷間,無心欣賞大自然的贈賜。我焦急地挨家挨戶去籌錢為我媽治病。 突然,一陣凄涼的哭聲傳入我的耳朵。“誰?這么晚了,他為啥哭?”我循著聲音尋找,原來是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看見我,揪著3的褲管:“我迷路了,送我回家,好嗎?”我本能地應了一聲,就想抱起他走。突然,我觸到了一束熟悉的目光。咦,這不是王醫生的兒子嗎?頓時,我心里轟起一腔怒火,王醫生的影子又浮現在腦海。就是他,為了小小的一筆醫藥費而拒不為我媽治病! “走吧!現在的世道還會有多少人情?”我心里想著,腳下邁開了步子。這時,一聲更凄厲的聲音狠狠地剮了我一刀:難道真的丟下他不管?夜深了,難道就讓他留在孤寂的野外,他不怕黑暗嗎?他能抵抗動物侵害嗎?......我打了個冷噤。啊!不能,我不能丟下他而去,我猛轉身,我不能選擇與道義相悖的行為。 我輕輕地敲開了王醫生家的門。我不理會他的語言與目光,只是快速地離開,我想我的心靈是純凈的,我不會因為金錢而喪失了做人的道德。我之所以走得如此迅速,不是因為憤怒,而是不愿在這塊見利忘義的地方呆多一刻。 月兒已經爬上了樹梢,有了些許涼氣。我仍然在為母親治病籌錢。我堅信:人與人之間一定有人情的氣息。 當我拖著疲倦的身軀踏進家門的時候,我嗅到了一陣藥味。我疑惑地詢問我的母親。媽媽只是微笑地遞給我一封信。信上說:“謝謝你,把我的兒子送回家。你的行為給了我一次心靈的教育。在金錢與醫德面前,我們應該選擇醫德。”
我的眼睛有點濕,我推開窗:多美好的夜!多明亮的月!多明智的選擇!人與人之間比金錢更珍貴的是友愛。 溫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傾瀉而下,仿佛是滑過了一曲悅耳的琴聲。哦!月若有情月長吟!
教師: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面對是與非,,善與惡,文中作者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一個和選擇,作了一個正直的人,如果是我們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選擇做正直的人,就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善于作出正確的選擇。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教材第二個◎第一個◇情景一的材料和漫畫。
教師:同學們能堅持自己正確的選擇,不屈從于伙伴的壓力而作出錯誤的事情。看來,同學們的是非善惡觀和自制力還是比較強。當然,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突破這條防線,其結果回怎樣呢?這里就有一個因立場不穩而走向犯罪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