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與寬容》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寬容的內涵,認識理寬容在建立和諧人際關系中的重要作用;學習如何做到寬容。
2、能力目標:學會寬容他人,自覺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懷,培養寬容精神,學會避免和化解誤解與糾紛的技巧,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3、情感目標:認識理解在人際關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和行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有寬以待人的胸懷,能將心比心,體諒他人,檢討自我,化解矛盾。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法、反饋教學法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出示圖片:彌樂佛 師:彌樂佛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 生:(略) 師:一個是肚子大,還有一個就是永遠都這么樂呵呵的。他笑什么呢?這么大肚子裝的是什么呢? 生:(略) 師:彌樂佛肚子里裝的就是寬容。看著這個彌勒佛,我們是否想到一副對聯呢“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 笑天下可笑之人”橫批我們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寬容”,一個人只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所的內容。 理解與寬容(板書)情景設想:有位老師發現一位學生上課時時常低著頭畫些什么,有一天他走過去拿起學生的畫,發現畫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師:如果這時老師面對學生的惡作劇大發雷霆然后狠狠批評他,試想結果又會怎樣?生:(略)師:老師沒有發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學生課后再加加工以畫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學生上課時再沒有畫畫,各門課都學得不錯,后來他成為頗有造詣的漫畫家。讀完這則小故事,同學們有何感想呢?生:(略)師: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老師有一顆寬容的心,他能包容學生對他的冒犯和不尊重,原諒和不計較他的過錯,最后他也獲得了學生的尊重。擁有寬容的人,在遇到沖突和矛盾的時候,他會把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恨。擁有寬容的人,他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輕。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笑容。如果我們對任何的冒犯和過錯都斤斤計較、耿耿于懷、放不開,那么,我們一定會獲得恨累。因此,寬容能驅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淚,它能傳播心靈的快樂和微笑,生活不能沒有寬容。(一)生活不能沒有寬容(板書)1、寬容的內涵(板書)寬容,就是以一種諒解和包容的心態和行為去對待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與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別人的過錯和冒犯,達到人與人的多樣化的共處與合作。 師:因此,在生活中,面對一些已經造成的過錯和不可補救的事情,我們與其斤斤計較,痛苦悲傷,怨天尤人,不如一笑了之,來點寬容。寬容別人對自己的偏見、寬容朋友對自己的欺騙,寬容別人對自己的冒犯,將生活過得輕松愜意,我們就會發現: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那么,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同學們有沒有寬容過別人或被別人寬容過呢?生:(略)師:既然生活不能沒有寬容,那么寬容在生活中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