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把握寬容友善導學案
執教者: 執教時間: 學生姓名: 班級:
課題:第7課第二框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正確認識寬容與軟弱、寬容與嚴格、寬容與維權的界限。2、學會正確運用寬容、友愛的心態和情感,與同學、與老師、與他人相處。
情感目標:懂得寬容、與人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樂于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學習重點:正確把握寬容友善
學習難點:把握好寬容友善與軟弱、寬容與縱容的界限
一、預習與檢查:
(一)填空:
1、寬容友善是一種可貴的 境界。你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會贏得別人對你的 。
2、寬容并不意味著不分 ,不講原則;寬容也不意味著 ,熟視無睹。
3、寬容不能喪失 ,依法“討回公道”,正是對社會,對他人最大的友善。
4、寬容友善造就了中華民族 、 的民族性格。
(二)簡答
1、為什么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
2、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寬容友善的人?
(三)學生提出疑問:
二、合作與展示:
第一組合問題——寬容與軟弱
活動內容:閱讀思考教材p65—66“顏回打賭”
討論:(1)怎樣理解孔子的評判?
(2)寬容忍讓就是軟弱無能嗎?
第二組合問題——寬容與嚴格
活動內容:閱讀思考教材p66
七年級(1)班的班主任王老師工作認真負責,經常找學生談心,耐心輔導學生。但小趙同學對王老師有看法,他說:“我遲到了,他就批評我;小測驗時,我就翻了一下書,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頓。王老師太嚴了,對我一點也不寬容!
討論:(1)老師批評我們就是不寬容嗎?
(2)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師和父母的批評教育?
(3)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我們為什么要正確對待老師和父母的批評教育?
(4)你能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小趙同學糾正對王老師的看法嗎?
第三組合問題——寬容與維權
活動內容:閱讀思考教材p67
衛民同學星期天到超市買了幾只面包,家里人吃了后出現了嘔吐等癥狀,醫院診斷是因為吃了變質面包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情發生后,衛民想到超市討個公道,要求超市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而衛民的母親說:“能寬容就寬容他們算了,反正又沒有出大事,再說我們花的錢又不多,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毙l民說:“這不是寬容不寬容的事情,不能讓他們再害人了。” 衛民的父親說:“對,干脆去把超市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