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與寬容》教案
【教學依據】
之前我們學習完了第二單元,善待他人,學習了誠實守信,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和理解與寬容的理解。這些都是為了與人更好的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c人相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兩個人走到一起,可能出現友愛,成為了朋友,也可能出現敵對,成為了敵人,當一群人走到一起,就會發(fā)生層出不窮的變數,問題就更加多。而初二的學生正是處于叛逆期,尚未建立牢固的是非觀,缺少辯證智慧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常常會為一些小問題跟同學鬧矛盾。本課時講述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理解與寬容中的寬容。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相處方法。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寬容的內涵,以及為什么要寬容。懂得寬容是一種美德;理解寬容問題上的是與非。
2、能力目標:能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證看待寬容與原則并引導學生培養(yǎng)寬容精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寬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能將心比心,體諒他人,檢討自己。
二、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學會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是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為了讓學生認同寬容是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重要交往品德,并培養(yǎng)學生寬容大度的品質和心態(tài),本課把教學重點設定為:在我與他人關系不同層面的問題情境中如何做到寬容,寬容的表現是什么,有什么意義。
2、教學難點
寬容是有原則的,寬容不能突破維護社會正義的底線,這要求學生既要寬容大度,又要堅持原則。初中生尚未建立牢固的是非觀,缺少辯證智慧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因此,幫助他們理解“寬容要有原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式
情境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圖片啟示教學。
四、教學構思
1、新課導入
圖片欣賞(課件出示圖片)
彌勒佛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一個是肚子大,還有一個就是永遠都這么樂呵呵的,他笑什么呢?這么大肚子裝的是什么。
彌勒佛肚子里裝的就是寬容。看著這個彌勒佛,我們想到一副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橫批我們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寬容”。一個人只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學的內容。
2、新課講授
環(huán)節(jié)一
視頻《負荊請罪》生活中不能沒有寬容(課件播放視頻)
引導學生思考
(1)廉頗將軍為什么要給藺相如難堪呢?藺相如對此持什么態(tài)度?
(2)藺相如的寬容產生了什么效果?
(3)藺相如處理問題的方式對你有什么啟示?
總結:寬容的重要性:有寬容才能共處,有寬容才能創(chuàng)造,有寬容才能成就事業(yè)。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短片,使學生認識到寬容的重要性。
環(huán)節(jié)二
我們已經說過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性,使得社會生活中的“沖突”在所難免,我們要懂得的是如何來正確處理這些“沖突”?請閱讀課本第57頁《家庭故事》,思考,討論相關問題:
(1)你能幫小敏出出主意嗎?
(2)你的家庭成員之間有沒有類似的糾紛?如果有,你該為緩解家庭矛盾做些什么努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必須做到寬容。
環(huán)節(jié)三
培養(yǎng)自己的寬容精神(學生分組自學,總結如何培養(yǎng)寬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