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給倔強孩子多一點寬容和理解
碩碩是我班一位非常淘氣又脾氣倔強的小男孩,平時稍有一點不稱心就會亂發脾氣,一發起脾氣來,他就會推桌子,翻椅子,摔玩具等,我們也經常地和他爸爸、媽媽溝通,他爸爸也經常對我們說起孩子在家亂發脾氣的現象,他們家長也非常頭疼孩子的這個性格,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就是沒有效果,他也經常叫我們老師幫忙教育,于是,我們也一直在找機會,尋找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脾氣的好方法。
一次,孩子們正在玩區角游戲,碩碩在建構區里和幾個小男孩在搭積木,一會兒,就聽到一位孩子在喊:“老師,老師,他們兩個在搶玩具,”我過去一看,只見碩碩和軒軒兩個人都拿著一個玩具不肯松手,而且都說自己先拿到的,于是,我就讓他們使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軒軒贏了,理所當然軒軒先玩,這是,碩碩的牛脾氣又來了,一下子把桌上的玩具推翻到地上,還一個勁地哭著、跳著。看到這個情景,當時我心里想,明明自己輸了,而且說了軒軒玩一會兒就會給他玩的,怎么這么沒耐心,這么倔強的,我也有點生氣了,于是我立刻批評了他。只見他用兩手捂住耳朵,眼睛不看我,腦袋扭向一邊,表示出非常反感的樣子。我一看他的表現,知道這個倔強的孩子對批評肯定一時還接受不了。于是,我立刻改為鼓勵的口氣:“碩碩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只是心太急了,想快點玩這個好玩的玩具,而一時不小心把玩具打翻了,是嗎?快來!老師和你一起撿玩具;要不然,別的小朋友該給提意見了,怎么把玩具寶寶扔地上呢,這樣玩具寶寶也會哭的呀?”他雖然沒有完全轉過彎來,但捂著耳朵的雙手放下來并開始慢慢撿玩具。在我不斷地鼓勵下,他把地上的玩具全撿干凈了。這時,軒軒拿著剛才那個玩具也過來了,并對他說:“現在這個玩具輪到你玩了,給你吧,”只見碩碩爽快地接過玩具,臉上慢慢地露出了笑容。
事后我又單獨找來了碩碩,并用柔和的話語和他聊天式的談心,從而讓他在感到老師理解他,和他有共同語言,這樣,在他心情愉快的時候,我又抓住這個教育時機,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并愿意改正。這件事也讓我感受到,老師柔和親切的態度、敏銳信任的眼神,幽默活潑的話語、都會使孩子獲得愉悅的感受,而孩子們也正是在這寬容諒解的氛圍里,才會消除抵觸心理,獲得尊重、理解,從而使一些不良習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