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導學案
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理解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含義,了解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2、理解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權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權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
3、能夠以具體的行動維護權利、擔負責任、履行義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公民權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衛自身權利,體會公民權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對他人的權利有發自內心的尊重,在別人權利遭受侵犯的時候有發自內心的同情和提供幫助的意愿。
2、增強履行法定義務是自覺性,增強公民權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法律意識,有依法維權的強烈愿望和勇氣,有履行義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
3、樹立權利與義務統一意識,增強“做國家未來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公民依法維護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難點:培養學生的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
三、教學方法:
情境研討與講授結合
四、課時安排: 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1、導入:
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去商場購物,商場工作人員懷疑她倆偷了一瓶化妝品,便對她倆進行責問、盤查、搜包,但未發現“贓物”,繼而又要搜身,被兩名女生嚴詞拒絕。工作人員將她們非法扣留達一個多小時。事后,兩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狀告該商場侵權。
運用法律知識回答:
(1)商場工作人員的行為侵犯了兩名女生的哪些權利?人身自由權利、名譽權
(2)兩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狀告該商場侵權,人民法院會不會受理,并簡述理由?
(1)你從這一案例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啟示: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受法律保護。
2、活動:情境認知——權利義務找一找
(1)學生欣賞探究園中的圖文內容,了解需要探究的問題;
(2)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法律導航中的“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與“公民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兩部分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課本的照片和馬克思語錄理解正文內容;
(3)學生回答問題:
問題一:上述情景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權利?需要履行什么義務?
問題二:你還能列舉出
我國公民享有的其他權利和需要履行的其他義務嗎?
問題三:上述情景中哪些既是權利又是義務?這些情景說明了什么?
(4)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5)教師歸納:
3、教師總結分析:
(1)什么是公民的權利?什么是公民的義務?
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利益。
義務: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責任。
(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以什么形式規定的?其中,憲法規定的是公民的什么權利和義務?
(3)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一、 公民的平等權利
二、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我國公民享有的其他權利和需要履行的其他義務嗎?
問題三:上述情景中哪些既是權利又是義務?這些情景說明了什么?
(4)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5)教師歸納:
3、教師總結分析:
(1)什么是公民的權利?什么是公民的義務?
權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權利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