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5
(老金的工友處于正義感、處于對弱者的同情,給老金以幫助;這種幫助讓老金體會到了社會的溫暖以及工友的友情,使得老金暫時緩解了困難,但很難解決根本的問題。)
⊙究竟是誰幫助老金一家渡過了難關?這體現了什么精神?
(是正義的制度幫助老金一家渡過了難關。體現了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又保證的精神。)
(1)正義保障公平
教師講述:
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比如:我國制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
有了正義和這些正義制度,即使是處在社會最低層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也能夠得到社會的關愛。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相關鏈接:(見教材p111頁)(學生閱讀鏈接材料)
板書: 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2)正義推動社會發展
情境活動五:(見教材p111頁)
我們的國家有這樣的一些政策:
※對一些少數民族考生實施高考加分政策;
※對一些貧困地區實行優惠的經濟發展政策;
※對高消費征收高消費稅;
※
議一議:
⊙國家為什么要制定這些政策?
(為了推動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讓他們也能分享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從而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
⊙制定這些政策體現了什么追求?(體現了對社會公平的追求——即實現全社會的共同富裕)新課標第一網
三、課堂小結(略——可按板書小結本節課只是點)
四、作業(見《資源與學案》第十課相關練習題)
第二課時(總第30課時)
第二框 自覺維護正義
課標要求:
“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承擔社會責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義,激發社會正義感”。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懂得正義是面向全社會成員的,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正義感;了解正義感的具體要求。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的習慣;培養自覺維護正義的實際行動能力和見義巧為的踐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以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為榮的意識;以自己的實際行為來自覺維護正義、伸張正義,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好義感的定義、表現及具體要求。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覺維護正義,作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教學方式: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1課時。
板書設計: 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維護正義
做有正義感的人——見義巧為,智勇雙全
教學環節設計: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框題: 第二框 自覺維護正義
2、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情境活動一:(見教材p112頁)
議一議:
①保送為什么要通過綜合考評的方式來確定人選?
(通過綜合考評這種正義制度來確定報送的人選,能確保保送的公平性,從而維護了社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