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5
活動:網絡的負面影響
目的:通過分析討論讓學生認識網絡的負面影響,擺正上網與學習的關系,能理智地面對網絡不良誘惑。
要求:教師講述p70小波的故事,師生重點探討和分析三方面:一是幫助學生認識網絡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二是幫助學生理解網絡產生不良影響的主觀(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觀原因(網絡環境的復雜帶來一定的危險性: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網絡環境難以管理與規范,存在“臟亂差”)。三是幫助學生處理網絡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好網絡游戲與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與發展任務;發展多種業余愛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網絡游戲上;學習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網絡游戲更是小事中的一個選擇而已。真正做網絡主人,不做網絡俘虜。
這一環節既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為此,教師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運用典型的案例來進行教學,還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網絡故事進行剖析,教育效果會更理想。
課堂小結:社會進入到21世紀,信息科技快速發展,尤其是電腦網絡方面,給各行業人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凡事都要都有正反兩面性,網絡也有利有弊,網絡的弊端對我們學生的危害尤其大。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待網上沖浪,對網絡的利與弊有清醒的認識。要能充分利用網資源查找有益的資料和瀏覽新聞時事,而不要沉迷于玩游戲、瀏覽不健康網站和聊天。
(三)小結新課
1、網絡溝通無極限
(1)網絡生活豐富多彩
(2)網絡交往與網下交往的不同
a、超越了空間,實現了古人“天涯若比鄰”的夢想。
b、超越了輩分、年齡、職業、地位、相貌、膚色,提供了平等交往、廣泛聯絡、自由活動的平臺
c、可以突破專業限制,只要想學,隨時都可以找到學習資源和指導者。
d、可以突破現實交往中的角色限制,自由選擇交往對象,在網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2、網絡交往——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四、教學反思
關于網絡交往的調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關鍵是了解到學生在網絡交往方面的真實情況,為后面的課堂討論積累資料。
通過小組活動、調查活動,將故事等形式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深刻體會感知到網絡交往是一把雙刃劍,從而引導學生自覺養成文明上網的好習慣。
第二框 《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教案設計
一、從容說課
第一目:學會自我保護,正文部分分析了網絡交往對象的不可捉摸性以及網絡信息的良莠不齊特點。針對這兩個特點,分別設計了兩個活動。
第二目:遵守網絡規則,本目分兩層,一層是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一層是網絡交往要遵守法律。
另本目中有一個重要的倫理學概念“自由”。它不僅在網絡世界值得探討,在現實世界中也值得討論。探討清這一問題,對于樹立學生的道德、法律意識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學準備
抵制網絡垃圾(黃毒)的誘惑用什么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網絡陌生人》導入新課,聽了這首歌,你有何感想呢?
師歸納:這首歌告訴我們網絡對我們來說既有利又有弊,那么它利在何處,弊又在何處,怎樣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
(二)講授新課
1、小測試:你時尚嗎?
師:通過剛才的測試,可以看出大家對網絡并不陌生,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