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5
南方吃年糕
中秋節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月 餅
端午節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干楚襄王九年,報國壯志未酬,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端午節的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吃粽子飲雄黃酒
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飲菊花酒
吃重陽糕
清明節 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之子重耳流亡出走,受盡屈辱,一起出奔的臣子,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用火燒熱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他一次猛然憶起舊事,差人請介子推,但介子推已背老母躲進綿山,晉文公下令燒山,介子推和老母抱樹被燒死,為紀念介子推和其母親,晉文公把放火燒山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禁忌煙火,只吃寒食,就是清明這一天。 吃寒食
3、請你說說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通過哪些方面體現出來的?
通過各具特色的節日、飲食、服飾、國家或城市標志、語言、代表人物、建筑等。
4、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著各自的標志和代表人物。各個國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國、本民族的烙印。同時,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國或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請你列舉下列國家的標志或代表性人物
英國——倫敦塔橋、白金漢宮、牛頓、莎士比亞等;
法國——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拿破侖、巴爾扎克等;
美國——自由女神、好萊塢、白宮、nba、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
澳大利亞——袋鼠、悉尼歌劇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