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上冊全冊教學設計5
在英文中,端午節被稱為“龍舟節”(dragonboatfestival),由此可見西方人對端午節的最初認知便是浪花飛騰、人聲鼎沸的那熱鬧非凡的龍舟競賽場面。身居異國他鄉的我們,有幸在南非目睹了一番中國味的“賽龍奪錦”。
湖畔,緊張氣氛最濃的莫過于作賽前準備的各支參賽隊。裝束齊整、意氣昂揚的賽手,摩拳擦掌著欲在湖中一比高低,而周圍忙碌生意的攤主們也殷勤招徠看熱鬧的人群。若不是見到賽手中穿梭著的黑皮膚白皮膚,還真以為這是充滿鄉音鄉情的湖堤秋爽了。
端午本是華夏子孫的節日,而南非當地的民眾卻與華人一道慶賀,欣欣然共同參賽。隊伍中有這樣一支隊伍格外引人注目。賽手是清一色的黑皮膚少年。十幾名少男少女面對來自龍舟故鄉的對手毫不慌張,真個是沉穩老練配合默契,使人不由得暗暗喝彩。
“職業病作祟”的“頭兒”很快便與他們的領隊攀談如故。原來這群來自西開普省龍舟協會的孩子,是該省各所中學的問題少年。為防止這群邊緣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政府社會發展部門將其組成一支龍舟隊,以體育競技需要的相互配合、努力拼搏和榮譽至上的團隊精神,作為感化施教的方式。盡管不甚了解賽龍舟的歷史掌故,但從臉上的笑意可以看出,孩子們在競賽中所得到的鍛煉與歡愉,對孩子的未來意義深遠。被孩子們圍在中央的“頭兒”得知后,興致盎然地講述起屈原和龍舟的故事。他們聚精會神傾聽的神情,使人感到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南非人民擺脫種族歧視、獲得獨立自由的歷史只有短短XX年。在努力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人們將目光投放在了青少年身上。因為作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少年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的成敗興衰。
觀賽歸來,所欣喜的是遠隔萬里的南非竟然將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作為教化青少年的手段,而了解了中華文化的青少年就是未來中南兩國友好的紐帶;所贊嘆的是,南非教育部門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讓青少年在親身參與中體味人生道德和行為規范。
這群劃著中國龍舟的黑皮膚域外孩子令人印象深刻,他們宛如湖中那群欲與龍舟競游的小野鴨一樣,質樸純真,稚氣嬌嫩。然而,誰又能說未來的他們,不會成長為建設新南非的棟梁之材呢?
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我國于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成為締約方。自第11屆世界遺產大會首次將故宮等6項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XX年,中國已有29項自然和文化遺產被列入該名錄。
文化遺產21項 北京: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甘肅:敦煌莫高窟
陜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西藏:布達拉宮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及孔林
湖北:武當山古建筑群
江西:廬山
云南:麗江古城
山西:平遙古城;大同云岡石窟
江蘇:蘇州古典園林
重慶:大足石刻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安徽:西遞、宏村古村落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鐘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明十三陵(北京)、明孝陵(江蘇南京市)
自然遺產4項 四川:九寨溝
四川:黃龍
湖南:武陵源
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觀
文化和自然
雙重遺產4項 山東:泰山
安徽:黃山
四川:峨眉山-樂山
福建:武夷山
你了解我們的民族文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