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人教版)
四、課堂討論 討論教室和居室的布置,體會功能不同決定形式不同。
討論李小龍的街頭雕塑和香港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領會環境設計的深層含義。
用日本辦公室的設計和微軟公司的辦公室設計引導學生探討怎樣的辦公室設計符合中國國情?
問:
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和材料的支持,北京奧運會的兩個場館水立方和鳥巢能不能按設計實現?環境設計和材料技術是一種什么關系?
功能決定形式
環境設計和歷史文化背景
環境藝術是綜合藝術 學生瀏覽課本。
看幻燈片對環境設計的范疇有確切的了解。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分析思考環境設計中功能如何決定形式。
學生回答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和材料的支持,北京奧運會的兩個場館水立方和鳥巢不能按設計實現。環境設計受材料技術制約。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知識點,鼓勵學生觀察身邊的設計,大的如城市街道,小的如街燈餐具等等都是環境設計的內容,提高對設計藝術的認識和分析鑒賞能力。 學生探討中國辦公室應該是什么樣的?
資料:
環境形式和功能的關系,是功能決定形式,這一點學生容易理解,也能自己分析,所以這部分幻燈片可以把說明小字隱藏,作為教師參考用。
環境設計和材料技術的關系,可以以水立方為重點討論。環境設計是否受材料技術的制約?古今中外不同材料的運用,形成了環境設計上怎樣不同的結果?
環境設計藝術形式空間的象征意義,重點講人民大會堂的設計,突出人民大會堂特殊的政治地位,體現集體智慧的豪邁建設,獨具匠心的天花板設計和內在含義。進行愛國主意教育。
環境設計和歷史文化的關系,用中西兩個典型建筑對比講解。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美學思想,在天壇建筑群得到很好的體現,巴黎圣母院高大尖聳的空間,使在里面的人感到渺小、壓抑,從而產生對神的敬仰。
第二課時
課題:產品設計
教學目標:
產品藝術設計是現代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家具、餐具、燈具、生活用品、電器
等可移動的物品設計。學生通過了解現代產品設計的基本規律,了解產品設計對人們的生活
的影響,了解設計與生活的關系,增強對生活的熱愛,提高生活的審美品位。
教學重點:
現代產品設計是“以人為本”的設計,是以功能要求為前提的。
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產品設計的原則及方法,創意出新穎的產品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導入新課 以觀看直觀圖片,提出問題導入 學生思考。 引起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關注。
二、講授新課 教師展示圖片:
1.提問:“你喜歡這些生活用品嗎?它們有什么特點嗎?”
現代產品設計是為滿足人們生活需要而設計創造的物質形態,包含使用功能和審美功能。
2.請同學們把搜集來的與眾不同的產品設計作品展示一下吧!
教師提問:
好的產品設計作品該是怎樣的呢?
現代產品設計功能是首要的,同時又要符合生產的要求,功能的合理性也是構成美的重要條件,應按照美的規律去創造。
3.產品設計的原則
實用性、技術性、文化性、審美性、材料性。 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展示,并學生自己總結產品設計原則。發表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收集初步了解產品設計作用及特征。學生掌握產品設計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