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課標版美術教案七年級上
隱形內容和目標:通過分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 的作品。
[工具與材料]
底版(玻璃 木板 布料 塑料板 不易吸水的紙版)、顏料(水粉、 水彩 、油墨、 油畫顏料、 調色油 )、漿糊或膠水,涂色工具,作業紙(不吸水的掛歷紙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賀卡等)。
[課室安排]
全班60人,每4人一組,分成15組。
[教學過程]
設疑提問,導入新課。
師: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紙壓印,讓學生猜:紙上會出現什么呢?
生:西瓜、蘋果------
師:揭紙展示。生愕然,原來是一個怪怪的人臉。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把自然界形成的石紋、石形、木紋、葉紋等變化萬千的圖形造型做成的課件。
生:觀賞圖形造型。
(猜問題,易引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課件的直觀作用,可以起
到誘發學生從中發現美的欲望。)
學生自主探究。
生:仔細閱讀書上講授的兩種制作方法,抓住關鍵點,自己動手嘗試對印制作方法。
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幾個問題,起提示和思考作用。
不同厚薄的色彩產生怎樣的效果?
不同輕重的壓印產生怎樣的效果?
不同的底版產生怎樣的效果?
先涂深色再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再涂深色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圖形?
(通過思考和嘗試,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感悟和認識。)
教師示范,學生實踐并進行創作。
師:在玻璃底版上從冷到暖的有序涂色,覆蓋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紙,用右手掌按住紙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邊的紙角一起旋轉45度左右,產生變化豐富而具動感的肌理,請學生也來試試看,能不能創造一種新的對印方法,要做到別具一格。
生:嘗試制作,并大膽上臺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獨特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其他學生也可談談對他人作品的視覺感受。
(通過學生大膽嘗試,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對學生作品進行展評。
生:分組制作,要求制作一幅構圖新穎,有個性特色,不失現代肌理藝術效果的版畫作品,要講究用色、用水、構圖等要素。
師:巡堂輔導,并播放輕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強調水分和顏色的分配: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各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鼓勵學生大膽創作,藝術貴在創新。
生:對本組作品匯總,進行集體討論,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觀效果的或某些類似于人物、動物的對印作品,能否經添加形成一幅具象作品。對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經過剪裁,組合成一幅抽象作品。討論后或集體創作或指派一人主筆,完成本組作業。凡有創意的作品給予展示,全班評出最有創意獎。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采用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生共同參與活動。
生:將本組作品自由張貼于黑板上,組合成一幅大的抽象壁畫作品。
(通過這一活動,把整堂課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