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課標版美術教案七年級上
生:分析設計師采用的手法以及取得的實際效果。
(這使學生將剛剛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的實驗過程,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對色彩搭配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
五、教師小結
師:好的色彩搭配體現著人們對色彩規律的認識與對美的追求,是需要認真學習、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的。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色彩感受和表現能力是學習色彩搭配的最好途徑。色彩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應充分的去體驗它,享受它。
(點明學習本課的重要意義,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提高生活品質和審美情趣。)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組織中,采取啟發和引導的方法,多從生活中的色彩現象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思索和討論,在這當中學習和認識色彩規律。在啟發和引導的過程中還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的實例來使學生真正感知和理解。通過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手段,充分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大膽發言,并引導學生把學習的重點從色彩寫生訓練,變成學會感知色彩現象,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藝術內涵,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淡化專業”的思想。
第一節 色彩最美的語言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節內容,使學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識。
(二)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養熱愛美、熱愛生活的情緒情感,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在對色彩的感知、識別中感受色彩的美。
三、教學難點
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同時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識,把握課堂的知識密度與趣味性的關系。
四、課前準備
(一)學生準備自己最喜歡的色彩圖片
(二)教學課件。《色彩是最美語言》
(三)教學器材:三棱鏡。
五、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了解色彩基礎知識。2、感受色彩的魅力。 觀察、討論、發言。 啟發、引導學生感受、理解、認識。
(一)教學過程設計
組織教學:
授課:
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季節?請說說原因。
討論、發言、歸納、總結出:每個季節都有動人的色彩,正因為有了無數種色彩,才把世界裝點得如此美麗。引申出課題——色彩是最美的語言。
1、色彩與光的關系:
有光才有色、色彩是物體對光的反射在人的視網膜上的反映。
三棱鏡透射下陽光的色彩:紅、橙、黃、綠、青、藍、紫。(三棱鏡對光的透射實驗)
當七彩的光照在物體上就有了吸收和反射光的現象。反射的光的色彩便是物體所呈現的色彩。
提出問題:當物體對七色光全部反射或全部吸收會呈現什么樣的色彩呢?(討論)
2、色彩的識別:
三原色:紅、黃、藍。(課件展示蘋果、梨、天空,學生識別色彩)
三原色是最單一、本原的色彩。是任何其他色彩無法替代和調配出來的。但是它們之間的調合卻可以形成許多種色彩。那么三原色的兩兩相調,會形成那些色彩呢?(調色實驗)
三間色:綠、橙、紫。(課件展示:樹葉、甜橙、紫色的花等,學生識別色彩)
間色是兩種原色調和而成,調入的比例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間色系列,原色和間色的有序排列形成美麗的色環。(課件展示色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