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聯想設計
材料的聯想--坐椅設計十八中學 李梅
教材分析
在家庭、賓館、街心花園、禮堂等場所有各種造型美觀、舒適、實用的沙發與坐椅,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舒適與情趣。選擇坐椅設計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對自己比較熟悉的坐椅進行設計,感到親切有興趣。
本課改變了原課只采用紙這種單一材料,而讓學生用多種材料(如紙、秸桿、水果、可樂瓶……),通過聯想、夸張變形,設計出有創意的坐椅形象。其中讓學生選的材料大多數是生活當中,尤其是農村學生比較熟悉、容易準備的材料。這樣即能讓學生有效的再利用材料,養成節約的習慣,又能培養其創造能力。
另外,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創作,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集體創作的樂趣。
學生分析
1、本課是初二年級的美術課,本年級的學生在初一已經上過制作課,有一定的制作技能和觀察能力,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2、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通過圖片,實物范樣的提示,能夠啟發學生,產生聯想。
3、選擇的用具是學生身邊常見到的,即容易準備又能夠給學生造成新奇感。
4、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具有一定的聯想和形象思維能力,能夠進行獨特的設計。
5、通過小組合作式完成本課任務,有利于材料綜合利用,通過討論,能夠互相合作學習。
設計理念
1、 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2、 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4、課堂發揮了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
5、通過探究、合作等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感受材料的特性,合理使用手中的材料,積極參與設計制作。
教學反思:
本課讓學生利用身邊最熟悉的和容易準備的材料設計有創意的坐椅,發現學生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可見他們身上蘊含著非凡的潛能。
本課利用了生活環境這一資源,學生能夠利用廢棄的可樂瓶、不起眼的石頭、秸桿……制作出造型新穎的座椅,興趣高漲,從而馬上聯想到某某材料除了做成坐椅之外還可以做成其他的東西。他們感受到了生活當中的美,包括材料的美,逐步的養成會觀察生活,去發現美并能創造美的習慣和能力。
此外,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作業,學生間互相交流互相啟發,思想開闊。每個學生都積極的要為本組出一份力、獻一計策,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收到良好的效果。
課題 材料的聯想--坐椅設計 課型 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了解坐椅的結構和不同場合坐椅的實用性,利用不同材料的獨特美感,設計有創意的坐椅。
2、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現代坐椅的造型和觀察生活中的坐椅,搜集各種材質進行創意設計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