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活動 繪畫作品中的形式美法則
賞析作品,進一步體驗繪畫作品的形式美。
復習上節課中的相關藝術語言的知識。
通過同一題材的作品比較分析,認識和理解不同的藝術語言各自具有的特殊表現意圖和表達方式。
導入繪畫語言的有機組合。
了解單獨的造型要素只有經過合乎規律的組合,才能構成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
通過對具體作品的賞析,幫助學生在討論與交流中發現繪畫作品的形式美規律,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設計(二)
設計思路
本課屬于“形象直觀的表現與交流語言”單元中的“討論與研究”、“評價與總結”兩個活動的綜合內容。根據教材中的這兩個活動內容,在本課教學設計中主要以辯論的形式讓學生在“變化統一、比例、對稱、均衡、節奏與韻律”六個方面進行討論與研究。
教學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形式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則。
2.通過對繪畫作品的賞析,能夠正確地運用形式美的相關知識評析繪畫作品。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與感受繪畫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學生審美觀的發展。
教學重點
繪畫作品中形式美規律的認識與運用。
教學難點
運用藝術美與形式美的相關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描述與分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一、導入
二、新授
三、總結
說明辯論的主題以及辯論的方法。
出示作品,提出問題。
針對所出示的作品,引導學生展開辯論。
根據學生辯論的結果得出結論,引出形式美的法則。
對課堂辯論中各組的發言及學習的成果進行總結。
分好辯論組,推舉主辯同學。
學生以組為單位討論。
正反方發言。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可根據需要加入適當的音頻與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難、重點,并可更好地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