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經濟小能手》教學設計
仔細觀察
檢驗結果一樣
認為函數更方便
注意單元格區域的選擇
完成“深入實踐”工作表中的問題1、2、3、4
核對答案
學生有一定的能力差異,這種差異性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在本節課中教師抓住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問題設計了下面的教學活動(通過“深入實踐(問題1、2、3、4)”工作表學習常用函數的使用),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從公式應用到函數應用的過渡;二是減少了能力較弱學生的懶惰心理,促使他們與其他同學共同學習。隨著問題1、2、3、4的深入,不僅學習目標得到很好的落實,而且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
提高任務
小結
板書:max(),min()函數。
鼓勵個別能力較高的學生嘗試“提高”工作表集體簡單講解完成提高任務的方法,或與個別學生交流。
集體核對答案。
在過程中適當提問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表揚整體學生。
通過集體做選擇、判斷題強調個別知識點
利用已學知識,積極探索
對應不同的作業,復習本節課的知識點
做題反饋,強化知識的吸收
教師設計了提高任務,稍有些難度。一是為了提供個別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機會;二是為了提供充足的時間使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任務,緩和學習氛圍,不讓學生處于過度緊張的學習狀態;三是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爭當學習先鋒。
通過集體做選擇題、判斷題進行小結,這種形式簡單、效果好,強化了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設計的任務“飲食預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激起學生很大的關注和興趣。隨著任務的深入,不僅學習目標得到很好的落實,而且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在細化學習任務時,我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個性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強化,讓學生處于解決一個問題后再拋出一個新的問題,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狀態,通過意義建構,學生不斷地積累知識技能,不斷地提高學習能力。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我時刻關注學生的進展及出現的問題,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給與及時的肯定,學生最終的作業完成率比較高。
然而雖然我的整堂課的設計想法很好,但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仍出現些問題。通過課后反思,我小結了以下幾點問題:
1.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練、明了,特別是在導入和任務銜接部分有些“廢話”,我對整個課堂缺乏一定的控制力,這是我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2.在與學生核對答案時比較關注最終結果,忽略了過程性評價,要多關注學生個體,多“跑跑”,這也是我需要改進的地方。
3.與學生交流欠缺,課堂氣氛不是很好,有客觀也有主觀原因,我需要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