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的危害》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案例
2. 自我認知。自己不妨列舉一下網癮的好處和網癮的壞處,而且盡可能多地列舉,然后在把好處和壞處進行比較,最后在兩者之間做出自己人生的選擇。我相信那樣的話任何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3. 系統脫敏。自己在做出正確的選擇后,就需要制訂一個戒除網癮的計劃。其實戒除網癮也并不難,最好的辦法是逐步減少上網次數,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
4. 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打球、結交好友、寫日記或制訂明確而可行的學習目標等。
5. 厭惡療法。在左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這樣便能轉移并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還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
四、體會和反思
首先,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的課程。在活動中,學生有了好奇心才會想去研究,才會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因此,綜合實踐中選擇小課題至關重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課題只有是學生喜歡的,他們才有動力做下去。
其次,教師的有效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取得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學生對于各種調查的方法常常會說不會做,在調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形形色色的奇異方式,影響到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所以說,綜合實踐課程雖然強調學生的主體、自主,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放任自流。教師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導的責任。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師的指導貫穿于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全過程,這包括課題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的指導、成果展示的指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該是每個綜合實踐老師的座右銘。
第三,鼓勵學生知難而上。在綜合實踐開展過程中,學生或多或少會碰上一些麻煩。指導老師應該全面了解小組成員的心理狀況,給予鼓勵,幫助學生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吃一塹長一智。比如,剛開始學生沒有經驗,調查失敗,產生了退卻、害怕的心理。此時指導老師要適時適度的給予鼓勵,引導學生調整心態并幫助查找失敗原因,激發學生的無盡潛能。
當然,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講究的是“全民教育”所以難免會造成一些課題小組成員能力和水平的參差不齊,使忙的同學忙死,空的同學空死,兩極分化造成隊員間的心理不平衡,隊伍間的不穩定,都應該在今后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極力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