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積極性的嘗試
第三步:自覺加壓,讓學生在學習中繼續提高。
“跳摘果實”,使學生在成功感的驅使下,不斷地在再學習中獲得再成功。在語文整體教學創設的全員參 與的良好氛圍下,學生必然向第三階段——內化階段進發。
這個階段的標志是:學生開始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并接受必要的約束,從而轉變學習態度,自覺地學習語 文。
學習語文,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其基 礎則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內化階段,為學生良好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習語文,是學生的學習任務。既是任務,必然有一定“負擔”。當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了一定興趣時, 這種學習的“負擔”也就轉化為一種樂趣。讓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自覺自愿地進行刻苦學習,也是可行的。
我的做法是:
1.創造條件,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
安排一定的課文,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學,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由學生自編教案,確定恰當的 教學方法,由學生自己給自己講課。; 2.為學生創造爭分數的機遇,鼓勵學生通過努力爭取好分數。分數是學生的命根。目前的狀況下,可以利 用分數巧妙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地去學習語文。
做法之一:是鼓勵學生超前背課文。新書發下去后,讓學生根據課文練習的提示,分學習組交叉背應背的 課文和古詩詞。凡在學習課文前一周背出規定課文的,月度評分時加5分,在期中前背出后半學期課文的,加1 0分。在11至18周,將應背的課文重背一遍的,在期終考試總評時再加10分。分數的激勵,產生的“自覺性”空 前高漲,不用老師布置和檢查,100%提前完成。
做法之二:鼓勵學生舉手發言,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規定每位同學只要每周達到舉手5次標準的,即可在月 度評分時加1分,每超過5次的,再加1分。教師不必擔心學生假舉手,因為舉了手的,由教師隨意抽取點名發言 ,一般不會弄虛作假。即使發言時急急巴巴講了一兩句,或不或正確,也比不舉手好,我均大力表揚,鼓勵其 勇敢的參與精神。
做法之三:鼓勵學生人人寫廣播稿。每學期每人至少寫10篇。完成的在總分中加5分,被校廣播臺選中播出 的,1篇再加1分;在報刊發表的則除了加分外,還發給獎狀獎品,給予鼓勵。
做法之四:辦好班級廣播臺。每節語文課前,由同桌的兩名同學以現場直播的方式,輪流演播新聞消息。 內容有:校園新聞、評論、國內外重大時事、知識題的獎征答等等。全學期組織幾次評選最佳男女播音員、最 佳搭檔播音員,除了發給獎狀獎品外,還要在期終評分中加分。加分的結果是總分越來越高,往往有不少人超 出100分。但我認為這也無妨。分數既是學習好壞的標志之一,又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手段。多給了分數,學生 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