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幼兒教育與多元智能理論
2.智能并非完全與文化無關的,并不是不管個體的來自何種背景都依循共同的發展順序。在許多活動“領域”,個體的發展反映與文化背景相關。不同的個體在某些領域的發展上可能擁有優勢,相反,在另一些領域的發展上可能顯現相對的弱勢。教育必須關注這種差異,并努力激發不同個體的潛能。這對于真正貫徹落實“面向全體,注重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的原則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3.多樣化的、有差異的發展,以及不同的發展領域,需要多樣化的活動。根據不同的發展領域,根據學習者的發展特點和需要,創造性的設計和引導相關的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其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幼兒教育界所倡導的很多思想和觀念與多元智能理論的精神不謀而合,如中國幼兒教育倡導“引導幼兒教育全面和諧發展”、“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充分激發幼兒的潛能”、“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幼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應因人而異”等等。而且中國幼兒教育界在這方面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是中國幼兒教育的寶貴財富,對這些經驗的總結和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和有價值的。如果在總結和提升的同時,能有意識地深入研究和借鑒多元智能的理論和相關的實踐,對我國幼兒教育發展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幼兒教育中的實踐
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幼兒教育界的影響,始于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中譯版在中國大陸的出版。但一開始這一理論的影響主要在理論界。到20世紀90年代末,幼兒教育界有關多元智能研究的文獻還不多。截止2003年12月,全國主要的4份幼兒教育期刊發表的有關多元智能的專題文章為18篇,其中不少文獻對多元智能理論只是停留在介紹的層次上。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一些大專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和幼兒師范學校的教材中已經開始介紹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兒童中心所辦的《父母世界》雜志改版的創刊策劃中,主辦者提出了以多元智能的新觀點為主線貫穿新刊的內容,從第一期起,就鮮明地提出了幫助父母認識兒童的多元智能,幫助兒童發展多元智能的新主張,連續介紹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的測評方法,促進多元智能發展的教育策略,報道了父母們鼓勵多元智能發展的實例,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近10年來,多元智能這個專業詞匯在幼兒教育雜志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1997年4份主要期刊出現“多元智能”這一詞匯的頻率是平均每期1.8次,2003年為平均每期7.7次。由此可見,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幼兒教育領域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強。
近年來,有關多元智能的科學研究也在不斷加強。一些全國范圍的規劃課題開始關注多元智能理論,或將多元智能理論作為重要的理論基礎。一些省部級的規劃課題直接以多元智能及其實踐作為研究內容。此外,還有很多學會或市級課題將多元智能及其實踐作為研究內容。
在幼兒教育實踐領域,多元智能理論真正產生影響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有關多元智能理論的實踐雖然還沒有出現有重大影響的研究計劃和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和實踐中自覺運用這一理論的幼兒園及老師是大量存在的。綜觀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幼兒教育實踐中的狀況,有這樣兩種基本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