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區域發展階段與人類活動
第三節 區域發展階段與人類活動教學目標: 通過實例,說明區域發展受資源、環境、產業結構、社會經濟文化等要素的影響。 通過實例,分析認識區域發展具有自身規律,并能說出區域發展的各個階段。 通過案例,比較在不同發展階段中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能獨立查閱材料,分析一個區域的發展階段,并說明各個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區域發展4個階段的識記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階段 教學難點:再生階段的理解和運用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復習上節課內容,提問學生到過哪些地方,并讓學生描述區域特征,引入新課。 (新授) 一、區域發展階段與人類活動的含義: 一是區域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二是人類活動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二、區域發展的過程: 從時間上,呈階段式遞進;從空間上,有一個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過程。 1、初期階段 特點: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對資源的開發;區域空間結構比較簡單,城鎮很少 人地關系: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比較微弱,人地關系基本協調 2、成長階段 特點:人類開發資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奪性、破壞性的開采;工業和城市迅速擴張;區域內部產業結構與空間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人地關系:人地關系趨于緊張 主要問題:資源面臨枯竭;發展空間受到制約;環境污染加重,環境受到明顯破壞 3、轉型階段 特點: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加重,地價上漲,勞動力價格提高等 表現:區域原有優勢逐漸喪失,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效益降低,導致區域經濟整體萎縮,并帶來高失業率、人口減少等問題。 4、再生階段: 特點:通過采取措施,區域產生了新的增長活力。 區域發展措施: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改變區域的產業結構,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區的投資環境。 人地關系:逐漸由緊張走向協調 活動: 大慶市的發展 問題: (1)大慶市的區域發展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什么特點? (2)對大慶的“二次創業”,你有什么設想和建議? (3)大慶區域發展的歷程對我國其他資源城市的發展有什么啟示?
【基礎訓練】 單項選擇題 1、衡量區域發展水平,常用的指標不包括( ) a、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b、人均國民收入 c、三次產業的產值比重 d、人文發展的指標 2、人文發展指數(hdi)通過哪幾個指數反映一個區域的總體發展水平( ) ①預期壽命 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③教育程度 ④國內生產總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區域空間結構的演化,總體發展趨勢為(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b、平衡-不平衡-平衡 c、不平衡-平衡 d、不平衡-平衡 4、下列特點屬于工業化發展階段的是( ) a、區域內部的經濟差異比較小,處于低水平的平衡狀態 b、區域內部的發展差異逐漸縮小,趨于高水平分的平衡 c、區域開放程度逐步提高 d、區域開放程度大幅度增強 5、產業比重與區域發展的不同階段搭配正確的是( ) a、第二產業比重上升,第三產業加速發展,仍以第二產業為主——高效益綜合發展階段 b、第三產業增長速度和產值比重明顯超過第二產業——工業化階段 c、高技術產業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主導力量——高效益綜合發展階段 d、第一產業占有較大比重,第二產業比重迅速上升——傳統農業為主的階段 6、下列屬于資金密集型工業的是( ) a、鋼鐵工業 b、紡織工業 c、水產品加工業 d、采礦業 xx年9月10日,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問題。據此回答7-11題。 7、東北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失業人員眾多。因此,今后要注意發展( ) a、特色農業 b、森林工業 c、第三產業 d、重工業 8、東北原有工業體系的特點是( ) a、綜合性的完整的工業體系 b、以重化學工業為基礎的工業體系 c、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d、以知識密集型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9、東北原有工業體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有悠久的農墾歷史,有良好的農業基礎 b、歷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區,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c、自然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地區組合好,工業接近原料、燃料地 d、河網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運條件 10、東北平原不能大規模發展水稻種植業的制約因素主要是( ) a、光照不足 b、熱量不足 c、水分不足 d、勞力不足 11、高技術工業部門比東北傳統的工業( ) a、增長速度慢 b、更新換代周期長 c、生產規模大 d、研究開發費用高 參考答案 1.d 2.c 3.b 4.c 5.c 6.a 7.c 8.d 9.c 10.b 1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