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 述(2課時)
[指導讀圖] 找出東亞最大的半島和最大的群島。
3.東部海岸曲折,多半島、島嶼(板書)
鞏固新課 ①讓學生在東亞空白圖上指出東亞的范圍、位置、主要地形區、主要河流、半島和島嶼。②簡要說出東亞的國家、民族和人口分布的特點。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 東亞的地理位置、地形各有什么特點?
引入新課 東亞特有的位置特點及地形特點對其氣候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四、季風氣候顯著(板書)
1.季風
[讀圖] 指導學生讀亞洲東部一、七月的氣壓和風向圖,根據圖中箭頭所示風向,請學生說明什么叫季風?(在一年之內,隨季節的不同,有規律地轉變風向的風。)
過渡 為什么東亞地區的季風顯著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季風是怎么形成的。
2.季風形成的原因
[提問] 在第四章世界氣候中我們已經知道陸地表面和水面在同樣強度的陽光照射下,受熱增溫情況不一樣,它們有什么不同?(陸地吸熱快,放熱也快;水面與陸地相反。)
[提問] 用這些道理解釋“東亞一、七月氣壓和風向圖”中,高氣壓區和低氣壓區是怎樣形成的?(夏季陸地增溫比海洋快,氣溫比海洋高,就形成了低氣壓區。冬季陸地冷卻快,氣溫比海洋低,就形成了高氣壓區)。
[提問] 再請大家看圖說說,東亞一、七月的氣壓分布和風向有什么特點?(一月陸地為高氣壓區,風由陸地吹向海洋,東亞為東北風。七月陸地為低壓區,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東亞為東南風)
[提問] 一般說海陸的面積越大,它們之間的氣溫差異就越大,氣壓差異也就大,因此風力也就越強盛。誰能解釋為什么東亞地區的季風非常顯著呢?(東亞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又東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可以說海陸對比最突出,差異也就最明顯,因此東亞地區季風氣候也就尤為顯著。)
[教師歸納]
3.特點
[提問] 根據冬季風和夏季風的風向,說明它們對東亞氣溫、降水帶來哪些影響?(冬季從蒙古—西伯利亞吹來的偏北風,氣溫低,降水少。夏季從太平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溫暖濕潤,帶來大量水汽,所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教師補充] 又因緯度的差異,東亞的季風區分為溫帶季風區和亞熱帶季風區,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一月平均氣溫和雨季長短上。(上學生具體說明)
但是否整個東亞地區都是明顯的季風氣候呢?
[讀圖] 指導學生讀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圖,找出東亞地區降水在500毫米以下部分(中國西北及蒙古)并解釋原因。(夏季風影響不到或影響很小。)
[教師總結] 這一帶與東亞季風區的氣候不同,較為干燥,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可見東亞的東西部氣候存在明顯差異。
4.東西部氣候的差異
東亞的東西部,也就是沿海與內陸地區,不僅氣候差異明顯,其他自然要素也存在明顯差異,而這種差異對東亞經濟發展也會產生影響,所以有必要全面地認識東亞的沿海與內陸的差異。
五、沿海與內陸的差異(板書)
1.自然條件的差異
[提問] 按下表的內容,讓學生從位置、交通、地形、氣候等方面比較,東亞東西部地區在發展經濟方面的不同影響。
[教師歸納] 沿海地區:臨海多優良港口,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而內陸遠離海洋,高原山地較多,交通不便,氣候干燥。但近些年我國西部地區開放后,特別是新亞歐大陸橋的建成,使與中亞、歐洲的陸上交通便利了許多。但總的看沿海地區的自然條件要優于內陸地區,對兩部分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