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聯系 第2課時 產業轉移 學案(湘教版必修3)
項目
特點
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產業發展階段
低級
階段
工業規模較小
對環境的破壞不大
重化
工階段
工業規模迅速擴大
“三廢”污染嚴重,人地關系緊張
高科技
發展階
段
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
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趨于減小
區域產業發展過程
由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變;從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類型向知識、技術、服務類型逐步過渡
產業活動對區域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逐漸縮小
產業地域分布
發達地區往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
使欠發達地區環境污染加重【考例探究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弓箭形”的經濟發展格局(如下圖所示)。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這個“弓箭形”的經濟發展格局中,武漢城市圈將起著承接東西、連接南北的作用。簡要分析武漢城市圈形成的區位優勢。(2)目前我國的產業轉移在逐步推進,試分析武漢城市圈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中可能受到的影響。答案 (1)①地理位置優越(武漢城市圈地處以長江經濟帶為東西向發展軸、京廣鐵路與京珠高速公路為南北發展軸而構成的“十”字形一級發展軸線交會處,位于中西部的接合部、長江流域的中游、中部五省的居中位置,具有“中部之中”的區位優勢,歷史上向來是“九省通衢”);②水陸交通便利(現為全國四大鐵路樞紐之一、高等級公路主樞紐、長江中游最大的航運中心、全國第三大通信業務指揮調度中心,其優越的交通、通信區位是中部其他區域不能比擬的);③水資源豐富(位于長江沿岸);④礦產資源豐富,非金屬礦產(鹽礦、石膏、建材)資源豐富,天然氣資源開發前景良好,這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⑤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⑥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政策扶持。(2)有利影響: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經濟發展;促進與東部地區的分工與合作;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不利影響:可能帶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解析 本題以“弓箭形”的經濟發展格局為背景,考查城市圈的區位條件以及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武漢城市圈的區位優勢應從地理位置、交通、自然資源、勞動力、市場、政策等方面分析,可與周圍城市圈相比較。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可結合產業轉入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