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江蘇省阜寧中學xx屆歷史一輪復習教學案必修一•專題 九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
考點二、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內容標準】
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教學要求】
1.簡要歸納歐洲共同體形成和擴大的基本過程,了解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的表現。
2.敘述中國振興所歷經的階段與概貌,說明不結盟運動的基本情況。
3.概述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的表現。
4.感受發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發展的特殊性,增強振興中國的使命感。
【考試說明】
1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和擴大;
2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
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和中國的振興。
【考點解讀】
一 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和擴大
(1原因
(2)形成:
①1951年,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及盧森堡6國簽訂《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②1958年,法、德、意、荷、比、盧6國在羅馬簽署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決定建立關稅同盟,實施共同農業政策,組成農產品共同市場。
③1967年,1965年6國簽訂的《布魯塞爾條約》生效,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并成為歐洲共同體。
(3)擴大
①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成為成員國,歐洲共同體第一次擴大.
②1979年,歐共體各國成立歐洲議會,加強各國的政治聯系,協調彼此的對外關系。
③1981年,希臘成為成員國,歐洲共同體第二次擴大。
④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成員國,歐洲共同體第三次擴大。
(4)影響
①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
②促進和帶動了政治一體化
③沖擊了美國的霸權地位。
2日本崛起為經濟大國
原因:(1)把經濟發展作為立國之本,制定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2)依賴美國保護,發展對外經濟。
(3)重視教育。
(4)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
表現:(1)60年代末,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二號經濟大國;
(2)1987年,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3)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增加。
(4)是世界債權大國、貿易大國和對外援助大國。
3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1)原因: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贏得民族獨立的國家不愿介入美蘇之間的斗爭,而希望在兩極化的國際格局中保持中立,采取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2)人物:南斯拉夫的鐵托、印度的尼赫魯、埃及的納賽爾
(3)時間:1961年召開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誕生。
(4)內容:①不結盟運動始終奉行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支持各國人民爭取和維護國家主權以及發展民族經濟和民族文化的斗爭;②堅持反帝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一切形式外來統治和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③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5)影響:①第三世界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②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③有力地沖擊了戰后國際關系中的兩極格局,為保衛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4中國的振興
時間 標志性事件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