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
【背景材料】
資本主義經濟史是世界現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的發展,其史鑒作用日益突出。反映到高考中,資本主義經濟史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從歷年高考的考點來說,有各個時期的經濟現象,有重要的經濟政策,有重要的經濟概念,有社會生活的變化;有對經濟與科技和政治關系的理解等。從命題的區間來看,蒸汽時代和二戰后是命題的密集區。從分值來看,基本與政治史持平?疾榈念}型涵蓋了高考的所有題型,其中,材料解析題比重高,簡答題則多是從經濟與政治聯系的角度進行情境設置的。
【考點鏈接】
一、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
1.簡單協作時期:14~15世紀,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
2.工場手工業時期:16世紀中期至18世紀末。
(1)16世紀前后的新航路開辟,引發了“商業革命”、“價格革命”和早期殖民掠奪,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了原始積累。
(2)英國、法國、北美等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中,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3.機器大工業時期:19世紀至今。
(1)蒸汽時代的資本主義:19世紀初至19世紀70年代。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法國、美國、俄國、日本等,先后在19世紀中期和19世紀后期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制度體、市場體系、殖民體系)初步形成。③自由資本主義發展起來。
(2)電氣時代的資本主義: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①19世紀后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蒸汽時代過渡到電氣時代,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高。②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發生大變化,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③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
。3)一戰后到20世紀30年代: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各國造成了嚴重破壞,英法經濟凋敝衰退。②美、日在大戰中受益,成為債權國。③國際經濟力量結構發生變化,美國開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紐約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4)30年代大危機后至今,逐漸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①30年代大危機,促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發生變化,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德日發展軍國主義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開始發展。②二戰期間的戰時體制,進一步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③二戰結束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的支配力量。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影響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一直保持著增長狀態。由于制約經濟發展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并未消除,經濟危機并未克服,資本主義仍處于溫和衰退和緩慢上升之中。⑤戰后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多極化趨勢和經濟一體化及經濟區域集團化正在形成。
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經濟思想(或經濟政策)
1、經濟思想(或經濟政策):
重商主義、自由主義、私人壟斷、凱恩斯主義(國家壟斷)
2、理解、分析每一種經濟思想(或經濟政策)存在的時間、含義、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其中重商主義可不做要求)
重商主義:(1)時間:16~18世紀的歐洲。(2)主要內容:①一個國家的財富必不可少的是貴金屬如金銀等。如果沒有或無法獲得貴金屬礦場就得通過貿易來取得。②對外貿易必須保持順差等,即出口必須超過進口。(3)作用:促進原始積累,促進早期資本主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