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復習學案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復習學案
[內容標準]
了解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學習要求]
1.了解古代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等人對人的價值的闡述。
2.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古希臘時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3.理解蘇格拉底“知識即美德”這一觀點,體會知識對于完善一個人美德的重要意義。4.知道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
5.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6.認同人文主義價值觀的精華,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7.簡述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等啟蒙思想家的觀點。
8.概括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展。
9.認同啟蒙思想家的進步主張,認識到進步思想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整體感知]
人文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人文主義。狹義上的人文主義產生于文藝復興時期,是主張一切以“人”為中心而反對以“神”為中心的一種思想與學說,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理論武器。廣義上的人文主義發端于古希臘的智者運動,實質上是一種確立人、人的尊嚴和人生價值的新觀念。
本專題的基本線索是西方廣義上的人文主義演變和發展的三個時期,即智者運動、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古希臘普羅塔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名言和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的哲學命題反映了對人自身的高度關注。中世紀晚期,面對教會的反動統治,人們再次高舉“人文主義”的大旗,先后發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徹底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枷鎖和腐朽統治。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高舉科學與理性的大旗,把人文主義發揚光大到一個嶄新階段,成為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社會的強大武器。人文精神的起源、延續和弘揚體現了西方文明和人類文明演進的歷程。
[知識清單]
一、人文主義的起源——智者運動
1、含義:古希臘哲學家發動的一場反對舊的思想方法和傳統的運動。
2、背景:智者運動產生的根源在于古希臘奴隸制的鼎盛發展。(1)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完善為智者運動的興起提供了必要前提。(2)經濟上,古希臘工商業的發展,進一步突出了個人的地位和作用,為智者運動的興起提供了物質基礎。(3)平民地位的提高和個人主義的成長。(4)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3、特點:(1)完全從個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具有相對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濃厚色彩。(2)注重實利和邏輯方法。(3)言辭和結論大膽而驚世駭俗。(4)懷疑神靈,批判傳統,否認絕對權威,敢于創新。
4、代表人物:
(1)普羅塔戈拉:①主要觀點:“人是萬物的尺度”,其本質含義是人的感覺是一切真理的標準。②地位:智者運動的先驅。
(2)蘇格拉底:主要觀點:①“認識你自己”。含義:尊崇個人的理性和智慧。意義: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現了人的思維和理性,有助于科學的發展與進步,成為18世紀啟蒙思想的先驅。②“美德即知識”。含義: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一致的。意義:揭示了美德和知識之間的關系,有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