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復習學案
三、人文主義的新發展——啟蒙運動
1、背景:(1)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的發展,為啟蒙運動作了思想輿論準備。(2)資本主義發展迅速,資產階級力量大大增強。(3)英法等歐洲民族國家形成,封建專制制度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4)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為資產階級批判封建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論武器。
2、性質: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反封建斗爭。
3、指導思想:理性主義。
4、斗爭矛頭:封建專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體系。
5、基本主張:(1)推崇理性,否定神權。(2)提倡科學,反對愚昧和宗教迷信。(3)提倡天賦人權和主權在民。(4)提倡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反對專制。
6、代表人物
(1)17世紀的啟蒙思想家。
霍布斯:主張:①天賦人權;②社會契約。意義:否定了君權神授和封建專制制度。
洛克:主張:①人民主權思想;②分權思想。意義: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基礎,推動了反對封建專制暴政的斗爭。
(2)18世紀的啟蒙思想家
伏爾泰:主張:①自然權利學說;②反對財產平等;③實行“開明專制”。
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學說。意義:體現了人民主權原則,為近代資產階級國家政治體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直接影響了美國政治體制的建立。
狄德羅:主張:①自然權利說;②社會契約論。意義:體現了科學與民主的時代精神,成為法國啟蒙運動的中堅力量,為法國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準備。
盧梭:主張:①天賦人權;②主權在民。意義:否定了封建主權,描繪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的藍圖,成為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導,直接影響了美國政治制度的建立。
康德:主張:①天賦人權;②國家要尊重公民權利;③反對采用革命手段;④劃分積極公民和消極公民;⑤實行共和政體;⑥人類最終會走向永久和平。
7、重大影響
思想上:⑴打破了封建主義和教權主義思想對人們的束縛,使人的人生自由和思想自由得到了徹底的解放。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人文主義精神。
實踐上:(1)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為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反封建斗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2)為資產階級建立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政治構想。(3)為落后國家和地區的仁人志士改造舊社會的斗爭提供了思想武器。(4)推動了人類社會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
[重點突破]
1、普羅塔戈拉和蘇格拉底的思想有何異同?你如何認識“蘇格拉底之死”?
兩者都強調人的價值和作用,否定絕對權威。普羅塔戈拉忽視道德,追求功利,一味強調人的感性,蘇格拉底重視人的道德本性,更推崇人的理性。
如何認識“蘇格拉底之死”: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2、文藝復興運動與宗教改革運動的比較。
相同之處:①都是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產物。②都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③都弘揚了人文主義精神。④都是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反封建斗爭。⑤都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不同之處:①文藝復興運動主要是反對教會神學思想對人和人性的束縛,宗教改革運動主要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的政治控制。②文藝復興運動借助于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進行間接的反封建斗爭,宗教改革運動直接抨擊羅馬教會的反動統治,要求擺脫其控制。③文藝復興運動主要是思想文化領域的斗爭,宗教改革運動有鮮明的政治斗爭的色彩。④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僅限于上流社會和知識階層,宗教改革運動對廣大人民群眾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人文主義思想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面上得到傳播。⑤文藝復興運動打破了教會神學思想對人和人性的束縛,宗教改革運動打破了羅馬教會一統歐洲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