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課題第13課 阿里改革
授課
新授
教學
目的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歷史背景。2、概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其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教學
重點
難點
關鍵本課重點: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作用本課難點: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評價
教學
方法 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等。
教
具 多媒體教學過程:
【導入】時代大背景: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開展了工業革命,隨后,他們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把殖民擴張的觸角延伸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一些尚處于農業文明的國家,如埃及、日本、中國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沖擊。如何擺脫落后局面,實現富國強兵,成為擺在亞非諸多國家面前的主要課題。 顯然出路之一就是進行改革,向西方學習,實現社會轉型。
新授:一、阿里改革的背景1、政局動蕩:屬于奧斯曼帝國行省的埃及,各種政治集團(馬木路克、帕夏和近衛軍)爭權奪利,戰亂頻仍。奧斯曼土耳其的興起和擴張知識概覽:①建立:13世紀末,一個突厥人部落的首領奧斯曼在小亞細亞建國,國家名稱──奧斯曼土耳其。②政權特點:軍事封建國家③國教:伊斯蘭教④都城:伊斯坦布爾即拜占廷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廷首都)⑤影響:16世紀,成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由伊斯蘭化的突厥人建立起來的軍事封建帝國。16世紀中葉,蘇里曼一世統治時期(1520-1566年),帝國的版圖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國統治的大部分地區,形成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臻于鼎盛。 埃及國內的三大政治力量:①馬木路克:奧斯曼帝國征服埃及前的馬木路克王朝的統治者。原意為“奴隸”(mamluk),曾是埃及阿尤布王朝時期從中亞買來的軍事奴隸。馬木路克的統治。政治上,由擔任各地的地方長官,到18世紀末架空甚至可以廢黜奧斯曼帝國派遣的帕夏;經濟上,掌握包稅權,控制埃及土地,隨意向農民征收租稅;軍事上,單獨組建近衛軍,爭權奪利,互相攻伐 。②帕夏:土耳其派遣駐埃及的總督,代表素丹,是埃及的最高行政長官。③近衛軍:有土耳其近衛軍和馬木路克近衛軍兩類。2、經濟落后:埃及盛行包稅制,沉重的剝削導致農業和手工業遭到嚴重破壞,階級矛盾激化。經濟制度:包稅制包稅制(tax fanning)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古老的制度。它是指國家將政府的征稅活動承包給最高的投標者,后者只需要事前付給國家某個定額的租金就可以保留其他的稅收收入。包稅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包稅制使得古希臘人可以不用官僚制度來獲得稅收。而且,在19世紀之前,包稅制都是許多國家運用的最主要的征稅機制。在許多人眼中,包稅制是一種罪惡的制度,因為它使得納稅人的命運被操縱在貪得無厭的包稅商的手中。然而,在近現代民族國家的建設過程中,包稅制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因為它為國家建設提供了財政資源。同時,包稅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因為它使得這些國家新興的商人階層與傳統的權力精英都成為國家的"投資人",從而降低了他們從這些新興的政治實體中分離出去的動機。3、外部危機:18世紀末19世紀初,已進行工業革命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臨著嚴峻的外部挑戰。國際形勢:工業革命時英法對外殖民1、“應向西方尋找發展的鑰匙!2、“真正的獨立需要有一支能夠抵抗西方入侵的現代化軍隊,而現代化軍隊需要建立起現代化工業,以提供必要的軍事裝備!薄潞蹦隆ぐ⒗4、條件具備:18xx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面對內憂外患,阿里志在推行維護統治、抵御侵略、建立強國這一富國強兵的、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政治人物: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出生于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愛琴海沿岸海港卡瓦拉,阿爾巴尼亞族人。成年后,做過生意,交游廣泛,結識了很多西方人,逐漸認識到奧斯曼帝國的衰敗和西方的先進。18xx年,穆罕默德·阿里應征入伍,隨軍開赴埃及,同法軍作戰。他能征善戰,迅速成為高級將領,掌握了奧斯曼帝國駐埃及軍隊的大部分軍權。18xx年迫使土耳土素丹任命他為埃及總督(帕夏),建立起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成為埃及實際上的國王。二、改革的目的:富國強兵,建立軍事強國,抵御侵略,實現民族獨立,建立強大帝國,維護自身封建統治。三、改革的內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