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教案
【問題探究1】
材料一 列寧在談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時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實際上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是對農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連串的侮辱。”
——據《列寧全集》
材料二 一個俄國官員在“二一九法令”頒布后,評價農民的變化時說:“人民挺起腰桿來了,樣子變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勢,言論談吐,一切都變了。”
分別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并結合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內容作簡要說明。
【問題探究2】結合史實說明“農奴制改革是俄國向近代化邁出的重要步驟,但它卻使俄國無法全面進入近代社會狀態。”
【問題探究3】農奴制改革與俄國十月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有何內在聯系?
【對點訓練1】“這次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之所以取得勝利,是因為俄國嚴重的弱點,過去為外界所沒想象到的,現在都暴露出來了。”(《人民英國史》)造成俄國嚴重弱點的根本因素是( )
a.軍事將領的無能 b.戰略物資的匱乏 c.腐朽的農奴制度 d.殘酷的專制統治
【對點訓練2】亞歷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發表的講話中指出:“(改革)再拖延下去,只會更加激起狂怒,只會給整個國家特別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災難性的后果。”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揭示了改革的真實意圖 b.表達了地主的憤怒
c.強調了國家與地主的矛盾 d.揭示了改革的性質
【對點訓練3】“二一九法令”規定土地屬于( )
a.國家 b.地主 c.農民 d.資產階級
【對點訓練4】“二一九法令”指出:“有些人只想到自己而忘卻了義務是絕對不公道的。”這說明廢除農奴制后( )
a.農民和地主取得了對等的地位 b.農民以繼續履行義務為條件獲得自由
c.地主的經濟利益遭到很大損失 d.農民在取得土地前須繼續履行義務
【對點訓練5】之所以說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主要是因為它 (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農奴 b.使農民獲得了土地
c.動搖了俄國落后的封建生產關系 d.從根本上推動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