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理性之光教案
第一次 文藝復興 14-16世紀 人文主義 天主教神學思想 以人為中心
第二次 啟蒙運動 17-19世紀 理性主義 封建舊制度 強調理性
從啟蒙思想家及其主張看:
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看書及材料,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并回答問題。
問題一:課本上四位思想家的主張是什么?其最具特點的主張是什么?
問題二:根據所學知識和補充材料,你認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張在當時最激進、影響深遠?談談你的看法。
材料一:“英國人民自以為是自由的,他們是大錯特錯了。他們只有在選舉國會議員期間,才是自由的,議員一旦選出后,他們就是奴隸,他們就等于零了。”
—— 盧梭
材料二:“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則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 歌德
材料三:“當伏爾泰還為了文明與愚昧無知戰斗時,盧梭卻已經痛斥這種人的文明了。”
—— 赫爾岑
提示:(學生分析后教師針對性歸納)
盧梭的主張最激進,他認為真正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權利的,不是英國的君主立憲,而是由人民直接擁有國家主權和立法權的民主共和制度。盧梭的思想閃耀著更明亮的智慧之光,他的“人民主權”說成為近現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制度賴以產生、確立和發展的核心思想和理論基石,它直接影響法國大革命,是法國大革命的靈魂,啟蒙思想對近代中國也有很大影響。
最后,通過上面的學習,師生共同完成下面表格:
代表人 國別 代表作 主要觀點 思想地位及影響
3. 解決啟蒙運動的影響問題——怎么樣
教學方法: 學生根據以往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規律:大膽設想——看書驗證——舉例說明對課本所闡述內容的理解——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中實踐與認識的關系,社會發展需要新的理論產生,理論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社會的發展又不斷豐富和完善理論。